據說詠春拳源自川滇邊區,流行於福建,而揚名於廣東佛山。詠春拳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
第一種說法是始創於福建嚴詠春,詠春拳因此得名。嚴詠春拳是清中葉少林俗家弟子嚴四之女,她偶然看到蛇鶴相爭,受啟發而在自己原有的武功基礎上,創編了詠春拳術。
第二種說法是,五枚創詠春拳後,並非直接傳給嚴詠春,而是傳給了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再傳女詠春及婿梁傅儔。這個嚴二就是前面據說的嚴四。
第三種說法是:詠春拳的創編與五枚師太或嚴詠拳均無關係,更沒有什麼蛇鶴相爭,而詠春拳的前身應為「泳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他(或「她」)首先傳給汀昆戲班的武生張五(人稱攤手五,據說有「一隻攤手獨步武林」之譽),張五後來落難來粵,落腳於南海縣佛山鎮大基尾的「瓊花會館」,便將詠春拳傳於粵劇界諸弟子。後咸豐年間李文茂起義,諸弟子為避禍而將「泳春拳」的「泳」字改為「永」、「詠」。紅船中人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等人學得此拳,又再傳給在佛山筷子路開中藥店兼行醫的梁贊,此後梁贊將詠春拳發揚光大。
第四種說法,又說詠春拳應為永春拳,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當年進殿者所習的南派內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婪,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於粵劇紅船中當伙夫。後因在東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便紛紛拜他為師。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為戲班中花旦,所學尤精,被人譽為「永春三娘」。後三娘將武功傳於紅船中人黃華寶、梁二娣等人,黃、梁又傳佛山梁贊,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發揚光大。
第五種說法則認為詠春拳創始於五枚師太,見到蛇鶴相爭而有所悟的是五枚而非嚴詠春。五枚師太是清初的少林派弟子,有說她還是少林白鶴拳高手。由於福建南少林被清政府所焚,她為了避禍,隱居於川滇邊界的大涼山,因見蛇鶴相爭而創出詠春拳,後來便傳於嚴詠春。
詠春拳的門人多主張第五種說法,即詠春拳創始於五枚師太,然後傳於嚴詠春。現據其他資料,作一些補充 :
少林大火
我國很多武術門派源自少林寺,詠春拳亦與少林功夫有關。 有關「火燒少林寺」的傳說,人言人殊,但就時、地、人三方面,就有不同的版本。葉問宗師在《詠春源流》一文中提及這場大火是在康熙年間發生的,但據《中國秘密社會史》記載,這場大火應出現於雍正十三年(西元1736年),兩者至少相差了十六年。地點也有爭議——有人說是「嵩山」的少林寺,但大部分人卻說是福建莆田的少林寺。
至於逃出這場大火的少林寺人物,又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少林五祖是「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但南方武術界所指的少林五祖卻是「五枚、至善、白眉、馮道德及苗顯」。 據說,至善避於紅船(從前南方的戲班子)為「煲頭」之職——戲班中燒飯的伙夫,一個不引人注目的位置;苗顯及愛女遠遁到苗瑤雜處之地;五枚則隱居於川滇邊境的大涼山白鶴觀內。
對於被滿清政府收買的那批少林叛徒,五枚雖然未如其他男性同伴一樣矢志報復,但她仍是耿耿於懷。 然而,令五枚最擔心的,卻是這班反叛者的少林武功。她深知,如今她尚能戰勝之一班人,只不過是靠自己多年苦練積累的功力,但難保年紀老邁或人家身手精進時還是他們的對手,尤其要打敗內力雄渾、身材健碩的男性,女性要吃虧得多。 五枚認為,唯一的方法便是思量一種更奇妙的功夫。她心目中理想的新功夫,最好能處處針對原有少林拳技的弱點,卻又適合女性。據葉問宗師的好友,已故「香港詠春體育會」秘書李民敍述:五枚師太是偶然看到一場別開生面的打鬥,出發靈感,才創出這套簇新而實用的拳術。打鬥雙方並非人類,而是兩種動物——一隻伺機待發的鶴及一隻尋隙偷襲的狐。也有人說五枚師太是因為目睹「蛇鶴爭鬥」才創出詠春拳術來的。(註) 無論是「狐鶴爭雄」或「蛇鶴爭雄」,最重要的事,五枚師太真真正正將這一套實用而簇新的拳術創下來了。 五枚創新拳術,根據詠春拳派的說法,是一套「處處針對少林拳術,而且與傳統武術相反」的獨特拳術。
例如:原有的少林拳術採用「長橋大馬」的「遠距離戰術」,創新的拳術卻偏採用「短橋窄馬」的「短距離戰術」——只要一經貼身,新拳術便佔優勢(其實詠春拳並非採用「短橋手」,相反,詠春拳所使出的往往比絕大多數拳術的手橋要長的多。不過,由於採取「貼身短打」的戰略,使外行人看起來就像生出「短橋手」的錯覺而已)。
又如,少林拳注重剛勁,出手以猛烈沉雄為主。但新拳術卻注重借力的技巧,故反其道而行,出手要求輕柔而不著力。 少林拳採用「四平馬」及「前弓後箭馬」,形式穩健,但欠缺靈活。新拳術採用一種移動輕盈,但一樣可保穩健的「二字鉗羊馬」及「前箭後弓馬」,若套用現代術語,就是採用了「等邊三角形」及「不倒翁」的原理。
最重要的不是上述形式上的改變,而是這種新拳術的中心思想。五枚一反傳統觀念,注重「活用」。她要求的是「隨機應變」的技巧,因為敵人是「活」的,而且絕對不會事先讓人知道他會怎樣打。所以新拳術並無預先排列好的招數,故沒有「對拆」這回事。取而代之的是「黐手」的練習,雙方純靠本身感覺予以反應變化,絕無默契,反應慢者必定輸給對方。
五枚認為原有少林拳的動作太複雜、太死板。很多所謂「不同」的拳套,其實不過將招數調來調去,或者多差三兩招而已,於是攪出幾十個不同的名稱,使習者眼花繚亂,一輩子也學不完。五枚深知:在敵人出手攻擊的瞬間,被攻擊者根本就沒有機會去思索應選用這招「泰山壓頂」,抑或「老樹盤根」的餘地。
因此,她將各種招式細心分析,選擇了最基本的動作,並盡量去除不切實際的招式,餘下的則是樸實無華的精銳招式。這些「招式」----如攤手、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橋、粘打,加上步法如四平馬、三字馬、追馬、跪馬、獨立步等,都是拆散的手法和步型,就像小孩子玩的積木一樣,在需要時才立即組合起來。
這些手法和步型按由淺入深的次序排列起來在三套拳路----小念頭、尋橋、標指及一套「木人樁法」中,而且簡短精要。
五枚與嚴詠春
五枚居於大涼山(又名棲霞山)白鶴觀。每門下如市,因與嚴二父女貿易,漸且作稔熟。時嚴詠春年已及笄。有當地惡霸,涎其姿色,恃勢逼婚。父女二人日有憂色,為五枚師太所洞悉。因憐其遇,許以傳技保身,使她除去該土霸。詠春隨五枚返山,日夕勤修苦練。技成乃約惡霸比武,卒將惡霸擊倒。
不久,五枚雲遊四方,臨行殷殷告誡嚴詠春,待婚後發揚武術,同佐反清復明大業。詠春派拳術,實宗於五枚師太也。詠春在大涼山跟從五枚師太學習永春白鶴拳。詠春在山上苦練拳術,取長補短,後來佛山梁贊把這種拳術發揚光大,後人為了紀念嚴詠春,於是把「永春白鶴拳」稱為「詠春拳」。
註 : 有人認為李民的「狐(猢)鶴爭雄」之說不是空穴來風。所謂「狐(猢)鶴爭雄」絕非兩隻「禽獸」在打架,而是兩位武術高手各以本派所學互相較量。一位應為五枚師太,而另一位可能是時至今日仍然可以在泰國找到的秘密武術門派——「飛天馬騮派」的始祖。(待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