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詠春拳的黏手

本文主要從外形動作變化來分析詠春拳的黏手對拆法,該拳法有一出一入半跟手攻防練勁和雙手跟手馭勢練勁兩種。一出一入半跟手攻防用勁是詠春拳中一隻手防另一隻手同時進攻的顧打合一打法,亦是詠春拳搏鬥中的基本打法;雙手跟手馭勢練勁,是詠春拳雙手練、雙手防、雙手進攻的馭勢失重擊放打法與合禪學內功修煉的過程,亦是詠春拳靈勁變化進一步昇華的融通練法。因此,詠春的黏手對拆,主練實戰中的跟手靈變技術,並通過長期不懈的黏手演練,使知覺意識靈勁緩步上升,達到對抗時取勝的目的。

兩種黏手攻防原理雖然一樣,但黏手中的側重訓練方法和訓練中的心法與實戰中的用勁方法和效果不同,其原因與老師講解以及與自己悟性、適應性等有直接關係。一出一入黏手對拆法,只有這類攻防的黏手過手對拆法,包括小念頭對拆黏手,大念頭對拆黏手,攔撐掌與勾掌對拆黏手,三戰捶與日字鳳眼捶對拆黏手,捶與直沖拳對拆黏手,擒橋捶與鶴頂上沖拳對拆黏手,還有單推手、小圈手(碌橋)脆馬捶,一出一入等自由對拆混合黏手對練。筆者認爲,這些一出一入黏手攻防對拆之動作用勁變化,其實就是詠春拳中的小念頭、尋橋、鏢指三套拳中的基本散手動作。那麽本門中的師承爲什麽無三套拳的訓練而主練散手黏手拆法呢?從表面分析,有人會認爲,不花時間去打詠春拳的套路,又怎樣去把動作練准練熟呢?又怎麽去練寸勁發力呢?其原因是本門古老詠春拳一出一入的黏手對拆,其心法與訓練中理念是合於雙手跟手馭勢訓練以系統黏手實戰爲著眼點的,一般有套路打法的詠春拳的,以實打爲著眼點,能攻能防,注重橋手的功力和發直拳的寸勁速度,只有這樣才能以固定三角形架構理念,搶佔中線緊迫快攻。這是由師承側重和訓練心法不同所決定的。它充分顯現詠春拳的直線運動攻防威力,較適合青年人使用。一出一入攻防合一打法,在單獨黏手訓練實戰中,其心法是“朝面追形,來留去送,甩手直沖”。在動作黏手訓練中,必須要一絲不苟地合於三角形架構,愈細膩愈體現以直求快、以直力破橫力的實打作用。

詠春黏手對拆,同樣以一出一入打法爲基本法,而黏手中的跟手還原用勁應是最主要的訓練專案。它要求在一出一入的黏手對拆中,以弧變圈,手如蛇纏獵物,身形馬步如轉軸,手導身步變化用勁,由輕至重、由慢至快,以意識跟手激發體內血氣運行,達於四梢。跟手用勁以圓之橫斜力,合上下整體渾圓勁變化,不用直力,不以外力,而是知覺、神、意、氣、形諸內勁的修煉過程,使跟手用勁達到以橫破直,反應敏捷。故黏手跟手馭勢進攻的心法是迎面而轉、來留去送、你上我下、你下我上、高接低攀。一出一入黏手實戰時見雙手跟手馭勢進攻技術用勁合用,從中可以體現詠春拳一出一入的基本打法的風格特點。

以黏手過手先固定機械式對拆詠春散手,其實質就是要練習者以最實際的方法,把各散手的實戰動作用勁練准練精,合於知覺反應而生化內勁,使手、身、步、意、氣、神不求自得,這樣比起打套路用勁來得既直接見效又省時省力,而更重要的一點是避免因打拳發力而致使跟手用勁脫離修煉進程。筆者在近年的教徒過程中,有數個曾學過他門詠春拳三套拳、單黏雙黏手、騰箍手或打木人樁的徒弟,在詠春黏手對拆中,總是以進攻意識用勁拆練,使實戰黏手用勁無法承接,手身步上下用勁不協調,表面看很有勁力而實質上多是用手部外力,黏手跟手知覺反應不靈捷,且多犯頂撞之力。後來我對他們說:“詠春拳的功力是手身步合一的技術靈勁,不是手橋的硬度愈硬愈好,更不是一拳可以打死一隻牛的那種打擊力。實戰搏擊中千變萬化,能學鬥牛士一樣制服狂牛,總比面對面撞橋鬥力好,跟手對練就是要學鬥牛士一樣以巧取勝,長年演練功力自然可及。”其中悟性高的學徒很快就能克服這種進攻用勁意識,使黏手跟手用勁技術不斷上升,跟手馭勢知覺反應密而不漏,以橫破直一下入對方三關,要擊人、放人舉手可及,頓覺順勢自然。但亦有悟性較差的,不明何爲實戰功力,在黏手對練中始終放不下進攻用力,使上下不合跟手用勁,無法向知覺技術用勁的深層次進展。由此可知詠春拳的黏手對練是既要修煉者懂得實戰中的攻防拳理,又要其漸入深層修煉,臻達內家武學新境界,以柔制剛又剛柔相濟,奇正還原,生生不息,使心法之妙自在其中。能通過詠春拳雙人黏手跟手馭勢的長年修煉者,不僅能合於一出一入的半跟手發力打人,又能在實戰中慢慢積累功力,知覺用勁就會靈變通微,隨心所欲。這種用勁功力最終會合於內家拳之理。

師承詠春拳門派衆多,從外形拳種動作看幾乎一樣,似無什麽不同之處。但詠春拳心法訓練十分注重層次的高低,這一點往往被人忽視,然而被忽視的卻是其最重要的東西。同是一種手法,訓練心法不同側重點就不同,效果也不同。詠春拳講求實戰中的防禦能力是以技勝不以力敵。所以練習者要知拳理中的大道理、中道理和小道理的實際作用,不能只知師承剛可克柔而不知拳道中的柔可制剛,只知直可破橫而不知橫可破直,只知力之一時輸贏而不知千秋勝負之理。詠春拳黏手訓練中的實戰點化,只是心神領悟的東西,外形動作幾乎難辨,就差那麽一點點。由此可知,詠春拳訓練不僅僅要按承師心法去練,還要知道鑒學與實踐更是至關重要的。

筆者所練詠春黏手中的心法迎面而轉與詠春拳一出一入心法朝面追形就有所不同。其中一出一入朝面追形主直線運動,多以手部用勁,從而以一隻手防禦另一隻手進攻,以拳的殺傷力甩手直沖,身形以腰爲軸半弧形馭勢,馬步時以弧形入中(制腳)。

開合沈浮不大是“以直破橫”打法。“迎面而轉”是雙手跟手馭勢進攻打法,“迎面”是圓形運動,是順時針(順對方勢)雙手馭勢取對方轉勢換勢之虛發動進攻,是手導身步發旋轉力的整體用勁。其用勁方法是:雙手以意念導力合上下用勁時用勁三分,馭勢雙手發力是合身步整體用勁,同樣是手三分身步七分在旋轉運動中合力發出。雙手馭勢制對方手用的是“以橫(斜)破直”之功作用勁,又合身步以圓破勢用勁。表面看似迂回動作較大,開合沈浮似疏,但是迎面而轉是一種意識跟手、接手反射。跟手靈勁是通過長年浸泡黏手接手,使之在實戰變化中適應。外形動作跟手和觸覺跟手用似蛇纏獵物,密而不漏、出於自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以橫破直”的真正作用。兩種之區別是橫與直、圓與半弧、渾圓整勁與半整勁的二爭力、手部用勁三分與七分而已。從實戰打法分析,只在適應某種打法,以功力與技術矛盾哲理分析,不分優劣,又相互相克。

所以詠春拳在黏手中外形動作較大,但跟手用勁伏虎變化則十分細膩,動作大的原因是便於整體用勁以圓克弧、以橫破直,似太極拳中的大捋可破小捋動作用勁一樣,動作變化大更有利於實戰中的每個角度跟手進攻,又合於長、中、短手控制變化和發力放人、擊人,關鍵是跟手接手用勁和跟手觸覺用勁是否出於自然靈變、隨心所欲。這種靈勁只有通過詠春拳的黏手浸泡才可達到至高境界。

小念頭圈手







圈手在小念頭中是攤手後形成的一種手法,也是詠春中是以腕部運動爲主的手法,在一定意義上講,圈手之意就是在四周加上限制,而在詠春中圈手是指繞過對方攻擊的手腳,小念頭中圈手是以肘部爲力點,以腕部爲軸心,目的在於強化腕部韌性與靈活協調性。圈手在詠春中是以巧力對拙力變向轉化的一種手法,在攤手、拍手、護手中得以實施轉變,因此圈手不是主動形的手法而是在被動中轉換的一種手法。其主要轉化方式體現於腕部的圈轉。



圈手形成過程



全身放鬆自然平行站立(圖1),雙手同時收拳於腋下雙腿同時下蹲(圖2),兩腳先以腳跟爲軸同時外分(圖3),隨即在以前腳掌爲軸腳跟同時外分形成等邊三角形的二字鉗羊馬(圖4),在詠春二字鉗羊馬的基礎右手拳變爲伏手內扣,右手沿至體側向中心前方伏出(圖5),當手伏至肘部距中心一拳距離時,腕部由上向下圈手(圖6),當腕部圈轉一周時成護手(圖7),腕部內扣做圈手(圖8),如此反復練習。在小念頭拳套訓練中圈手是與整套拳法一同練習,而在單項練習中則以護手伏手爲複合式練習
圈手易犯錯誤



1、肘部外翻導致圈手時形成錯誤上擡之力(圖9)。



2、肘部脫離中心,腕部內扣不緊導致腕部無法完成圈轉(圖10)。



3、圈手時樁馬鬆散,導致身體結構手法變形(圖11)。



圈手要點



肘部定中不可外翻,腕部內扣要緊,圈手時以緩慢圈出爲主,正確的圈手由正面看,好似用手腕由內向外畫圓圈。



圈手輔助訓練



與同伴相對站立,以右臂圈手爲例,對方將手臂伸出高不過胸低不過腰,另一方做繞臂圈手練習(圖12-16),左右手交替互換練習。



練習要點及訓練目的



提高手法的靈活性及圈手成圓的正確性。



圈手實戰運用
圈手擊額



當對方以直拳擊我面部時,我右拍手防其來拳,同時進馬以腰胯爲軸心,順對方力盡回手時,圈手跟進轉化其臂正掌攻其下額,或窒手攻其眼部(圖17-21)。運用要點拍手與進馬同步,圈手掌擊借助腰馬回轉之力,左手拍手封肘時與正掌形成一致。



圈手日字拳



當與對方不同站立式對持,對方前拳擊打我時,我以內拍手防禦,當對方力盡順其收勢我內圈手轉化其力,同時進馬後手日字拳擊其下額(圖22-24)。要點拍手進馬時以對方中心爲落點,圈手時借助腰馬轉動卸其來力,做到圈打同時。
圈手擊襠



當對方以橫向腿踢擊我肋部時,我右轉腰胯同時雙手成交剪手防其來腿,同時右手圈手同外側扣其小腿,左手小臂與之合力起腳撐蹬其支撐腿(圖25-28)。



運用要點



防腿時腰部轉動不可過大,扣腿時借助腰馬回轉,撐踢是重心下沈保持重心穩固。



詠春拳之心法

1)中線理論:中線者由人體頭頂至尾閭(尾龍骨)之線。若將敵我之中線連接使成一個中線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們在進攻和防守方面是絕對的有利.在進攻方面,我們沿著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向敵方中線攻擊,這是敵我最短之距離;同等拳速拳軌、近者自然較快擊中。再看我們若向敵方左或右攻擊、對方很容易卸去我們之力.但若我們向敵方中線攻擊。對方則甚難卸力,而且受力較重。在防守方面,我們守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及沿著中線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軌。

(2)朝面追形:與對方朝正面對面者爲“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對方面向其他方向)我們之面沿著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中線之形者是爲“追形”。詠春對敵時盡可能是正面朝敵的。無論敵方環繞著我走向任何方向我們必定朝面追形向著敵方。其好處如下:①防守方面:簡化敵人向我們進攻的來向。因爲正面之攻擊,敵人向我們進攻之來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們對敵人來勢較易捉摸。②進攻方面:配合中線理論。我們較易擊中目標及敵人受力較重。②出手快而影少;僅手美同時到達敵人,所以出手時不用轉。動勃頸。因此出手之影(先兆)會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相互兼顧。

(3)埋踩理論:詠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數是手踩緊貼著中線平面的、好處如下:①巧方面:可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重之攻擊。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踩本身已保護身體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線以達最短距離之防守;

(4)收踩理論:永春出手後(不論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踩微曲是爲收踩。這樣除了有利自己同一雙手能立刻再作攻擊外,在防守方面使敵方難以取我們之關節並守位方面亦會較緊密。

(5)“來留去送”心法.“來留”者對方向我們擊來之手法,我們除了消外最好盡可能將其留住,以便利用詠春橋手相接之感覺將其控制。“去送”者當敵方發強力向我們去來,我們利用手法把擊來之方向改變,令其攻擊不能擊中我們,若可能我們應再加力順其勢向那改變後的方向送去,令敵失勢或把式用老。

(6)“甩手直沖”心法:“甩手”者是指當對方突然將與我相接之橋手撤去(不論何任何方面)。每當對方“甩手”,我們應以第一時間發招沖出直攻敵方爲之“直沖”。“朱留去送”和“甩手直沖”心法,是從離手練習鍛煉出來的。

(7)攻守同期;當我們消對方之攻擊時,在可能範圍內我們應同一時期發招攻向對手。這樣將會由被動變主動而達到後發制。






據史料記載:大約在清朝嘉慶年間,詠春拳開山祖師梁博濤受其妻嚴詠春所托,南下羊城傳播詠春拳薪火,其時門下高足有王華寶、梁二娣、大花面錦等。所謂花開數瓣,各倚所枝,由於各傳人的資質、經歷、氣質不同,形成了各枝詠春各自獨特的風格。在中國功夫的發展史上,詠春拳二百多年的歷史不算長,但這二百多年卻是中國功夫大浪淘沙的過程,詠春拳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盛於廣東佛山一隅到風行全世界,這是許多中國其他拳術所無法比擬的。“籬手”這一個典型的詠春拳術語竟流行世界幾大洲,的確産生了一個“詠春效應”。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美國前總統雷根的保鏢安德遜均爲詠春門人,許多人大惑不解,詠春拳憑什麽揚名立萬?有人說:詠春拳憑技巧取勝而無須練功,現代人鍾情於詠春拳,皆因詠春拳省力省時間。此話差矣!誠然,詠春拳的確具有精湛的搏擊技巧,但是,詠春拳更有踏踏實實的功力練習,其練習的時間和內容,一點也不遜色於其他以功力見長的各門各派,詠春花香自苦寒來,說詠春僅以技巧取勝,這是局外人的觀點。爲說明這個問題,筆者著重介紹詠春拳的子午三星拳。




一、子午三星是詠春拳的基本功之一
詠春拳有四大基本捶法(所謂“捶法”就是拳頭擊打的招式),它們分別是子午捶、偏身捶、毒龍捶和箭捶。詠春拳四大捶是詠春拳所有基礎功法的基礎,更是詠春拳的力量源泉。四大捶,可以練就學習者的身、手、馬與眼的配合,具有較高的武學營養。那麽,詠春子午捶具有哪些武術內涵呢?所謂子午捶,望文生義,子午就是中心的意思。在地理知識中,本初子午線就是零度經線,計算東西經度的起點,所以說子午捶就是中線捶的意思,它是沿著人們的中心線(即胸前)擊出的拳(圖1)。   那麽詠春拳爲什麽要鄭重其事地推出一招子午捶呢?子午捶和三星捶又有什麽關係呢?首先我們解釋後者。所謂三星捶,就是練習者左右雙手連續擊出子午捶。所謂“三星”,取自我國俗語“三三不盡,拳如流星”之意。在練習中,武者連環地擊出子午拳,就是進行三星捶訓練了,即打一下是子午捶,連續打三下以上就是三星捶。那麽爲什麽要練三星捶?有人說:三星捶是詠春拳的攻擊手段,像機關槍那樣連續不斷地攻擊對手。對三星捶作出這樣的概念解釋當然不能算錯,但卻是非常片面的。其實三星捶根本上是詠春拳中的一個重要的功力訓練手段。我們知道,在徒手搏擊中,擊打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寸勁”、“沈勁”等,其實都是擊打力量的表現方式。要提高武者的擊打力量,首先要改善練武者的身體素質。這在其他功夫中有打沙袋、負重訓練等方法。詠春拳在如何提高擊打力量這個課題上,是非常強調“放鬆”的。所謂“放鬆”有兩個含義:一是主觀意識放鬆,即不要緊張和僵硬;二是客觀條件的放鬆,就是通過訓練放鬆人的肩關節及上臂的肌肉,即提高上身的柔韌性。在詠春拳中,最佳的擊打力量理念是什麽呢?詠春前輩用最樸實的語言告訴我們:拳頭似磚頭,手臂似軟繩。用一條軟繩吊著石頭擲向敵人,與用一條硬繩綁著石頭擲向敵人爆發出的力量是有質的區別的,欲要使自己的擊打力量提升到合理的至極,就要通過三星捶的訓練,達到提高拳速、放鬆肩關節以及使身手步結合的境界。基本功是枯燥的,但基本功是實在的,一般來說,沒有三萬余次三星捶訓練,肩關節是不容易打松的。當然,話又講回來,對於初學者,在臨敵對陣中,把三星捶以“機關槍”似的猛攻敵方頭部與胸部,也不失爲一個進攻手段。



二、如何進行三星捶訓練


在認識了三星捶的重要性後,如何進行三星捶的實操訓練,也是非常講究的,這絕對不是捏緊拳頭胡亂向前沖所能做好的。要知道尺寸運動在詠春拳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練習者首先要打開詠春“二字拑拍陽馬”,雙手向上向後抽起,落肩收胸,雙目平視前方,體現詠春拳“上身宜軟下重拍功”的法則(圖2)。然後先出左手(祖師爺教導:凡右手常用者,宜先出左手;凡左手常用者,宜先出右手),最爲講究者,就是拳頭絕不是由胸前發出,而是拳頭穿過心口到右肩,然後回到中線向正前方擊出(圖3,圖4),穿過心口的拳,叫穿心捶,是有效截擊對方來拳的妙法。整個穿心和擊拳要一氣呵成。在左手擊出後或在左手回收的同時,右手如法擊出(圖5~圖7)。整個三星捶練習過程要一拳接一拳連環不斷。同時要注意如下要點:1.每一個子午捶擊出時,一定要把整條手臂打直,不留半點虛位。2.回收的手要盡力往後抽,兩隻手臂形成一出一入均要發勁,形成對拉狀,有人把這個運動形式稱之爲“扯三星”。3.在收拳和出拳時,肩膀絕對不能像散打出“刺拳”那樣送肩,扯三星時,練習者雙肩要儘量不動,保持中正平穩。   在進行一定時間的獨立扯三星後,也進行雙人扯三星對練。其方法是:兩人面對面站立,然後兩人同時發出子午捶,即兩人同發左手或右手,雙方的手臂擦著手臂而擊向對方,這樣左右交替循環往復進行練習。值得注意的是,雙方擊出子午捶時,其手臂不是用力碰撞,而是擦臂而上,就像兩個楔子同時楔入那樣用力(圖8,圖9)。
事實上,子午捶是詠春拳中的重要攻擊手段,而扯三星捶是重要的訓練手段,是貫穿於詠春拳的整個學習過程的。子午捶可以配合其他手法攻擊敵方,例如在對方出右擺捶攻擊我時,我可以右橫拍掌消解對方來勢,同時左子午捶擊向對方右肩(圖10),由於對方出拳送肩,所以拳力加肩力相撞,其傷害更大。   民間武諺:中平槍,槍中王,當胸一槍最難防。子午捶稱得上是詠春拳的中平槍,其千變萬化,容筆者日後一一道來

十八種詠春拳手部防禦動作(圖解)


詠春拳

“相傳詠春拳創自清末福建籍女子嚴詠春,嚴詠春之父乃少林弟子,名叫嚴四,其拳術淵源可追溯到少林前輩五枚大師(有資料記錄的流傳順序是;五枚-苗順-嚴四-嚴詠春)。嚴詠春自幼隨父練習武藝,精通少林拳術,其時清朝政府正大力剿殺反清組織,福建少林寺是南方秘密反清據點,但由於叛徒出賣,被清廷派兵攻破並放火燒毀,少林弟子被迫遠走,以逃脫叛徒及清兵的殺害。傳說嚴四父女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由福建遠遷到雲南與四川交界的大涼山避禍。嚴詠春爲求自保,不得不苦練拳術,以防必要之需。但在練習之時她發現女子與男子體格懸殊,按少林拳術的法門,她很難與同門匹敵,所以經常陷於苦悶中,也許天意巧弄,嚴詠春一天在山上碰巧看到一場蛇鶴相鬥,它們互相攻守的方法給了她很大啓示。回家以後她按蛇鶴之法來演變少林拳術,終於創出了一套別具一格的技擊術,後人爲紀念其創辦人,故稱之爲詠春拳。
詠春拳是從少林拳術蛻變而來,其法門等同內家拳,或換句話說它是專爲應付少林叛徒而設計的。它強調以法勝不以力勝,主張借力打力,目的是以弱勝強。詠春拳特色鮮明,它講究貼身短打,以短破長,身型要求上埋午下鉗陽,奪取子午中線,手法要求快如閃電,密如雨點,心法上要求以靜制動,靜如平湖水,動如翻江浪,應用上講求粘手“聽覺”,要先敵感知其力,然後引進落空,借勢破敵,發力要求三位一體,以短橋寸勁爲主,十分強調力向,力角,力矩,力點,尺寸。詠春拳的一招一式,都含有數學,物理學等科學道理,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拳術,同時也是一種難學難精的拳術,它要求練習者有很高的領悟力。
爲何說詠春拳是內家拳?首先我們要明白何爲內家拳,內家拳的說法是由“南雷文案`王征南墓誌銘”,“學箕初稿`王征南先生傳”等古代文本傳出,其中的幾段話我引述如下;“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爲外家”。“張三豐既精于少林,複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這裏可以看出,並非有內功,有內勁的就叫內家拳,而是和主於搏人的技理相反的才叫內家拳,其主要克制物件也是那種主於搏人的少林功夫。內家拳是中國傳統道家文化在拳術上的一種演繹,道家理論講“順者爲人逆者爲仙”,其深奧的內涵非有相當慧根者不能窺破玄機。詠春拳從傳承上和南派的洪,劉,蔡,李,莫,龍形,白眉等拳是同出一脈,都源于福建的南少林體系,而且手法,腳法,身法,步法等也大同小異。但詠春拳既是爲克制少林拳而設計,其心法就有了本質的區別,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因爲這樣,它才具備驚人的威力。其實對於一個拳種來說,可以把它練成內家拳也可以把它練成外家拳,界定它到底是內家還是外家的標準要看它原創者的本意,打個比方,太極拳創拳的本意是內家練法,但社會上不少人卻用外家拳的方法去演練它,那麽我們只能說他們練的太極拳是外家拳。同樣,對於很多人來講,詠春拳的心法很難理解,有的更是聞所未聞,因而,不少人練拳一輩子,還是只能手快打手慢,力大打力小,不具備以弱勝強的本領。練詠春拳的人很多,得詠春拳的很少;把詠春練成少林拳的很多,練成內家拳的很少,這也是詠春拳流傳不廣的原因。

力”與“勁”是一個傳統功夫中探討最多的問題,詠春拳所有動作,都提倡要“勁”不要“力”,用“勁”不用“力”。
但何爲“勁”?何爲“力”?這問題理解得如何就代表你的造藝如何。
讓我用數學的語言描述一下我的理解;
“力”是線性的,“勁”是點狀的。
再用股票的語言講解下;
“力”是溫和放量的,“勁”是跳空有缺口的。
“力”好掌握,“勁”的追求可以無窮無盡。
因爲“點”是無窮小的。
套路裏慢動的動作如何玩出“勁”而不是玩出“力”?這更是套路裏爲何很多人練不出功夫的關鍵。
其實好理解容易練的都不叫功夫,功夫高難如修行,既要心悟又要體認,一關後面又一關,要有天外天,山外山的準備。
發腰,顧名思意,就是發腰勁。
我學拳第一天,師傅教的就有這個發腰動作,詠春拳能否深造能否達到一定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就要看這腰發得好不好了。現在流行的練法很多已經失了真,將發腰練成-轉馬(最差),將發腰練成-轉腰(好一點),將發腰練成只是發腰(最接近)。
哪何爲發腰?
發腰就是通過腰脊那三十幾個關節的扭動,把勁力彈上四肢前端。相信大家看過狗抖脫身上的水吧?那就是一個發腰動作,狗抖水時四肢(相當於我們的馬步)是松而有抓地力的,毛髮(相當於我們的橋手)是軟而按切線發出的,同時它是可以做連續的抖作(相當於我們要能連續左右發腰)。
這是一個很難練的動作,我練了好多年還是不得要領,連膝關節都落了個勞損。最後我偶然獲得了感覺(或者是積累的結果吧)。它有以下幾個關鍵點,我寫寫我的體會,供同好者參考。
首先,必需從頭到尾把脊骨節節鬆開。其次,腰部到臀部要有力,以它爲先行。第三,馬步要松活,不能死摳在地面上,第四,肩部要松到如同吊在腰上一樣。
腰脊不松,只能做轉馬或轉腰;馬步不松,就會左右搖擺;肩部不松,腰勁就上不了手(腰勁上不了手就只是在爲發腰而發腰)。

人人都想有功夫,人人都想得功夫,但如何去獲得卻是小聰明不可想像的。
練拳要由內到外讓身體有根本的改變才叫有所得。
關與這問題我用煮湯去做個比喻吧,也代表我對這問題的理解。
廣東人喜歡喝湯,廣東的湯也很講究,要把湯料的鮮美味道完全轉變爲湯水,是有相當的要求。
首先不能過火,湯在鍋裏沸騰,不能讓水份過份揮發,否則湯變濃味道會變重而失鮮甜。
其次要慢,慢慢讓溫度變化,美味才能儘量保持完好地轉入湯水中。
最後要熬,熬是讓一鍋湯全面融合成美味。
看過上面不知能否對練功有理解?
用簡單的話解析就是;練功要有度,不能耗費過量(不能過火),每次練功要到位,要讓身體由裏到外達到一定的變化狀態,但又不是在損耗,而是在融合。這樣功夫才能積聚,就象財富一樣是斂回來的。
每次見拳友不是拼命損耗自己就是練不到位,總有點不安。

大凡學詠春拳,入門第一要忙的無非是紮馬扯拳之類。
其實,我認爲是白忙活的,因爲入門第一是要弄明方向,不然以後還是要重來。
那究竟要怎樣入門?
第一關就是換力。
很多朋友說,我本來就有力,臥推多少多少公斤,挺舉多少多少公斤,,,何必換我的力?沒了這力我怎能做動作發力擊打?我有這力很能打啊,你爲什麽要我換掉它?
說得有道理,人們通常已擁有的東西都不想放棄,但有的東西不放棄是不能獲得新東西的,好比這個力。
人們日常用的力是後天獲得的,是肌肉收縮産生而來。
我們要的力是要按先天形態産生,嬰兒沒有肌肉吧?但他們蹬手蹬腳的力大得不成比例。。。
一句行話概括,就是“鬆勁”。
一切一切,從松入手,從松求得,從松壯大。。。

詠春拳的標誌性馬步就是二字鉗陽馬,南拳的功夫裏,理論是很少的,只有一些基本要求,但這無損於它的精妙和高深,那些基本要求非常實際而且字字千金,把它化成理論是洋洋萬言也不能盡其意。
我試著用我的語言講講二字鉗陽馬。
腳掌擺內八字,兩膝一拳距離是外形要求,懂勁的師傅會拍拍你的腰,胯,大腿等,把該緊的地方調緊,該松的地方調松。這樣一站,感覺就會慢慢上來。
其實鉗膝和上肢的手肘歸中是一個道理,它是下肢的歸中,下肢的力量通過這種歸中得以集結,將身體崩成弓狀,雙腳的擰扭産生兩股彈力,由腰控制其交錯發放,身體便靈活多變步伐輕巧。
兩膝的距離是功夫到位而得的,換句話說就是不能硬鉗到一拳的距離,不然功夫未成先自傷。這個距離取決於胯的開張程度,前輩留下的這個尺寸是要求練者胯開到這爲合格。
最關鍵的一點,馬是松站而得力的,凡用力去求抓地,吊襠的已是背離了詠春拳的功夫。

三拜佛是詠春拳套路小念頭裏的一個動作。
它在單一個套路裏重復了三次,左右共六次,時間幾乎占了這個套路的百分之八十。可見它的重要性。
到底三拜佛練的是什麽?爲什麽要這樣練?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很久,相信很多詠春拳練習者也是這樣。
我找到感覺共花了十幾年時間,其實十幾年當中有超過十年是白白浪費的,朋友,如果你有困惑,記得找個好師傅啊!他可以讓你少跑十年彎路。
三拜佛的一出一入,練的其實是詠春拳手法一出一入所需具備的東西。
打個比方;手的出入如同坦克車般需要渾厚,但不是要用坦克去撞人,練的是坦克在行進中隨時能發炮。
這包含了我們說的;內勁,甩手直沖的分力,全身的同步(或叫均整)等等。
詠春拳是內家拳,它不用站樁。因爲它有三拜佛這個動作,已經夠了。
三拜佛比站樁難練,這先讓我講講三拜佛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要求是慢!慢到什麽程度爲准?要慢到旁人不見你動爲合適。真正練過的人才明白它的難度,因爲它是動的,但練習者一想到手在做出和入的動作時,他就快了,被旁人看出在動了。
還是讓我再打個比方;樹木是生長的,但我們看不出它在長高,因爲它是自然生長。所謂自然,就是長的意識淡而又淡。自然還有個意思就是既在生長又在感應自然界。
停停,再講就太不實在了。
詠春拳是門深奧的拳術,難學難精。
記住是難學啊!不是易學,易學的不是詠春拳。

詠春拳佛山宗派祖師阮奇山(佛山阮老摣)簡介+阮奇山-岑能詠春實戰典範

阮奇山(1889—1956)生於佛山鎮官宦之家,家勢顯赫。其本人是廣佛多家工廠商號少東和民國地方政府狀師。年少時師承詠春拳名師霍保全修習詠春拳技多年,功夫造詣非凡,二十歲出頭已在省港武術界頗具聲威。以後拜于曾任四川省總捕頭之馮少青門下深造詠春實戰功技,並以其有口皆碑的幾役經典戰例風糜二三十年代的省港佛武林。被廣東武術界和民間稱譽爲“佛山阮老摣”的阮奇山亦成爲詠春拳佛山宗派的領袖人物之一。作爲詠春拳一代宗師和詠春拳宗派理論奠基人,阮奇山以其廣受尊崇的德行和卓著的功技,以及對詠春拳派的重大貢獻,至今名揚海內外武林歷史。
阮奇山詠春拳的功法本質與戰技風格阮奇山詠春是脫胎于其師父——晚清年代一省總捕頭馮少青百戰沙場喋血磨礪的實兵搏殺功技,故阮奇山詠春既有對師承一脈傳統戰技本質的守護,也有對戰技功法理論的奠基性立論的創新突破與發展。阮奇山詠春是一門技術含量高,功法密度大,實戰效能強悍,戰技風格淩厲的實戰殺技。是集摔、打、擒拿、反擒反制、腿法攻擊一體的全方位實兵搏戰格鬥功法。依託獨到的力點、力角、力距運用的效能,以及子午法則的相容效應和腰馬功法的配套發揮,並以其化短攻殺以及黏打態勢的適時駕禦,後發制而佔先機,爲對搏戰局的全程操控鋪墊和提供了強勢的技術支撐和技能保障。上乘之功的徒手格鬥,成敗的終極因素絕不偏重對力量的迷信,阮奇山詠春正是恪守和強化了在格鬥對戰元素比重中絕對是技術先行、力量輔助的鐵律原則。
阮奇山-岑能詠春實戰典範
2002年在佛山市精武體育會八十華誕盛典席間,岑能恩師殷切而又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阮奇山-岑能詠春一脈,以後就要靠你們去維護和發揚了"。岑能恩師講這番話時,雖然面對的只有我們這幾個人,但實質是指他所傳下的一代所有的弟子們。同時也道出了他對阮奇山-岑能詠春的後輩的期望,勉勵與囑託。今天,恩師已笑別人生,我們緬懷先輩,掂量岑能師尊對後繼一代的重托,感受得到責任的份量。這是我們這一代的榮譽,也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與承擔。阮奇山與岑能是師徒承傳關係,兩者拳理與拳技同轍同歸。對詠春門派有一定瞭解的人都諳知,即使單一稱謂“阮奇山詠春”或“岑能詠春”,其實已代表是“阮奇山-岑能詠春”的涵括。岑能的嫡傳人岑迪斯對“阮奇山-岑能詠春”有過哲理性的概括:“對詠春功夫而言,阮奇山即是岑能,岑能即是阮奇山,阮奇山-岑能已經成爲永遠分不開的同一個概念”。
阮奇山-岑能詠春以法爲本,以法爲宗,“依法行事”。在進行實戰技擊操作時極其強調身,手,步以至腰馬等等的整體同步到位。如果任何某一部位“尺寸”失度,那麽藉以作用於力距,力角,力點提升攻擊強勢的效應也就要大打折扣。可見“法度”是阮奇山-岑能詠春的靈魂。而要想純熟駕馭“子午法”的技能,當來自扎實過硬的基本功。正如岑能師尊對弟子的訓示:“要學好詠春拳,操練基本功是畢生的功課”。如歌唱家還要每天吊空嗓,鋼琴家還要經常重溫入門練習曲的彈奏道理是一樣的。如何全方位準確操練阮奇山-岑能詠春拳,“練功要訣已有指引:鉗陽馬步,膝要朝中。馬開一尺,不宜寬鬆。上身宜軟,下重鉗功。掖陰縮臂,落膊收胸。手由心發,肘要對中。子午手頸,引進落空。陰陽知覺,法門所宗。馬如機剪,橋若彈弓。身如鶴立,手若遊龍。

鏢指——詠春拳的主戰裝備 作者:阮祖棠

一群功夫“發燒友”聚在一起縱論江湖事,最常聽到的議論是“某某門派最犀利”,“某某拳種最唔打得”(粵語:不能打)。其實,一切動物包括人類的攻擊本能與生俱來,無師自通。人從一學會走路就懂得伸出手去打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再不懂功夫的人也有“功夫”。不信?社會上不時發生鬥毆致命案件的當事人,更多的是從未有學過武功者。正因爲詠春拳首先承認任何對手都不是弱者,任何功夫家派都有其自身優勢,故而跳出常規打鬥模式,倚重各自的獨到技術以及傳統的對搏策略,致令對手恃于仰仗的優勢反倒成爲束縛自身的頹勢,以取而勝之。例如以腿腳功力見長的打法,卻需賴以相當距離才可施展威勢,詠春拳則以一個“黏”字,褫奪了它的發揮空間。
對於力量型的攻擊,詠春拳的對策是以消瀉瓦解之。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膽二力三功夫”等傳統理論,對詠春拳來說也許只講對一半。如果在常規格鬥中“窄路相逢勇者勝”,那麽,講求對搏質量的詠春技擊絕對是“窄路相逢智(技術)者勝”。其保障是密集型的技術支撐。世界上沒有不置人於凶的打鬥,也沒有獨步天下的功夫,區別在於有的功夫屬於“典徑通幽”,有的功夫卻是“直奔主題”。
曾在保疆守土,清匪剿賊中經過鐵血洗禮的詠春拳,自清代之後,洗盡征塵,轉入民間,並一直被視爲武林中的一門“秘技”。其中因“鏢指”作爲詠春拳技法中重殺傷度的攻擊性武器(如鏢插眼,喉,殺擊頸動脈或軟組織部位,扣摔通常致對手頭顫著地等),爲此傳統上對鏢指套路實用技術的傳授頗爲保守。亦因此有人將鏢指實戰技法誤解爲純粹的攻擊型技術。事實上,鏢指套路中同樣包括後發制以占先機的的主守勢技法(正如“子午拳”擊出後,“抽手歸中”本身就是一式醞釀接續攻擊的防守態勢而後發制的常規技法)。“鏢指”序列中,囊括了詠春技法最大比率的兇悍殺技,如糅合“詠春樁功法”的貼,靠,短,密法則,更是配套相得益彰,構築成詠春技擊大法的主旋律。鏢指序列中堪稱經典技法之一“磕肘”,既具擒拿的功能,又能在進擊中同步操控對手失陷于連番受襲之絕境。亦可以在受制于對手的險惡態勢下,借助于“坐馬”(或稱“跪馬”)與腰身變勢的配合而得以反制衡。故有人戲說“磕肘”能“起死回生”,話雖誇張卻有其在理之處。“砸橋”,“砸打”亦是鏢指序列的典範戰技。“砸橋”技法可實施全方位攻擊,摔,打,擒相容。扣砸肘,腕關節甚至頸動脈,得勢於力點力角的功能(攻擊夾角),往往重創對手于一招之下。而衍生自“砸打”技法的“一點手”連消帶打,更被視爲最具有體現詠春實戰攻擊效率的技術精粹。“砸打”技法的“扣關節”或“扣摔”的最大殺傷功能是,要麽致對手頭顫著地造成重度傷害,要麽致對手手部關節斷折。可以說,對“鏢指”以及“樁功”技法把握不當,等於異化了詠春拳整體實戰法則,也就不成其爲詠春拳了。

阮奇山詠春實戰闡述 作者:阮祖棠

反傳統的立論依歸,超脫於常規對搏手段的技擊風格,形成阮奇山詠春獨具個性化的戰技本色。嚴謹恪守“子午”法門,是維繫阮奇山詠春強勢實戰效能的技術核心內涵。

由此推定,“子午法”是阮奇山詠春實戰價值的硬道理。在實戰對接中,遵從“子午”要約,“操功走手”,運籌於“子午”中軸線交彙點的最小軸心範圍,以兌現攻防短密,運手貼靠的戰術法則。“收發於方寸之內,毀敵於刹那之間”,正是“子午法”成果的終極目標。更有“阮奇山詠春點點手見鋒芒,式式招皆殺機”之說。亦由此推定,偏離“子午歸中”法則,阮奇山詠春也就失去生命力。作爲一門強勢實戰功技,阮奇山詠春密集型的技術載量,爲自身在實戰操作中預設了廣度的空間。例如借勢角,距,點,線的力學效應,造就了阮奇山詠春高效率的制勝先機。

阮奇山詠春極其強調身手與腰馬的契合。不少道中人誤解詠春“鉗陽馬”無甚大作爲,豈知在某些人眼中不屑一顧的窄馬步,其功能恰恰極盡優越。諳熟腰馬機變者,幾乎在任何態勢下以腰馬輔助攻防,防守和攻擊質量的提升可達幾何級數。甚至有時一式“落馬”可化危機爲盛勢。我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名師梁牛的引領下,開始接觸阮奇山詠春武學。及後更慶倖躋身詠春拳師祖阮奇山的高足,當代詠春拳宗師岑能門下,欣蒙師尊攜扶點教至恩師仙逝。窮30多年之功未敢懈怠,不敢妄言成就,但卻滿腔熱血爲宏揚阮奇山詠春武學添薪加溫。能引以爲自豪的是,數十年來,我與我所欣敬的一群師兄弟岑迪斯,郭運平,岑 枝,黃滬芳,葉佩霖,林毅成,周賜禧,黃順昌,梁大釗,韓炳祥,羅開,鄧仕聰,何禮祥,梁長久,徐廣林,呂釗鴻,廖鑒泉,范國進,陳弟昌,等等,一直爲阮奇山詠春田園的更加春色滿目,辛勤地耕耘在一線前沿。

詠春樁法述真 作者:阮祖棠

黃順昌詠春樁法實則是“詠春樁功法”的習慣簡稱。詠春樁法其實並非某些人認爲的純屬 詠春門的另一套路。
實際上詠春樁法是詠春拳體系內一門高層次的功法,它既遵循詠春套路法則而又超越於小念頭,尋橋,鏢指三組套路所表達的功技和所涵蓋的技法指數。通俗講,詠春樁法是詠春拳套路的遞次昇華,是詠春實戰技法的深度延伸。詠春拳研習者人人追求“埋樁”(即習樁),皆因諳知“埋”過樁是詠春武者技術層次與資歷的象徵。然而未必每個習樁者都知道詠春樁法的本質,當然更遑論將樁法付諸實戰應用了。
事實上,有爲數不少的詠春門人迷失于爲“打樁”而打樁。“操樁”時一動一式全無質感(實戰意識),又談何得以“消化”其中功法。正如詠春前輩的訓鑒:只要一看你“埋”樁的身位,便知你對詠春樁功的認知程度,更可見你是否懂得實用詠春樁法了。詠春樁的功能不僅在於強化“走手”實操的“尺寸”到位,並與腰,馬,身,步的互爲契合。須知詠春拳“短,密,貼,靠”的實戰風格,正是詠春法門“子午法”的全方位體現。
詠春拳的絕大多數戰術動作能否實現,一切取決於是否確保在“子午線”交接點最小軸心範圍實施攻擊操作。所謂“拳由心發,肘要歸中”法則,所謂“橋來橋上過(或“捶來捶上過”),肘來肘上消”法則,所謂“子午正身拳,拳拳穿心”的“挖空”出拳法則,以及移身換步,轉腰馬等等戰術法則(不少道中人誤解詠春“鉗陽馬”步無甚作爲,其實這個毫不起眼的窄馬一旦變勢,在輔佐攻擊或防守上所向披靡。甚至有時一式“落馬”可化危機爲盛勢),無不恪守“子午”法門。實際上,揭示詠春戰技最具威懾的短橋進擊,才是“樁法”的最原始本質(圈橋,扣腮,底掌,偷漏......)。可以講,“樁法”是詠春拳系的所有單列技法中,狠招殺技承載量最密集的主流戰技。

詠春講手 作者:阮祖棠

詠春拳屬內家功夫,雖創自女性,但技擊效能極強,是一門技術含量相當高的近身攻防實戰功夫。套路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表演化功架,練習時枯燥乏味,但每一下手法都能運用於實打。
詠春技擊基本法則重在機變,戰術原則要求以靜制動,剛柔互濟,能後發制而占先機。技術上講求嚴格的力點,力距,力角等等的運用。攻防吞吐量小,“走手”幅度範圍狹窄(所謂“上下不過中,左右不過膊”),確保重心的平衡與相對的“靜”態。勁藉內氣蓄發(爆發勁),功恃化力導勢(術語稱“挪形,移形,打形”)。
對搏時充分發揮短橋寸勁的優勢,貼身進逼,黏手封打,以壓縮對手發揮空間,利於自身近逼技術優勢的實施。並在任何距離和角位上都可以發手攻擊。施展不受任何地形地物和場合大小局限,相對於以硬功剛勁,長橋離打爲主要手段的拳術在力的使用和休能消耗上要少得多,元氣維持狀態好,故善與力量型的拳術相抗衡。
運用詠春技法能進行摔打擒拿及對被擒拿的破解,並且幾乎每招每式都可按需要達至摔打擒拿的互爲演化。詠春拳的攻,防,消,解技術中包含多種“絕招”,(“絕”不是指技術指標高不可攀的技法,不是絕不可被破解被制勝的“絕”,武術界不必對“絕”字過分渲染或排斥,無非是一個代用詞而已),但在對搏中不提倡強求使用“絕招”,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定勢。對搏時態勢趨向不一定適於某一好手高招的應用,如牽強套用“絕招”則因不能“因勢而動”,或因使整體技術不能貫串發揮而有可能受挫。
詠春拳在攻防手法不少招式的使用上都有著嚴格的數學,力學依據。(如力點,力角,力距,速度勁等運用)所謂“四兩撥千斤”的說法固然有誇張之嫌,但是以巧力取勝正是詠春拳的基本原則。箴訣雲:“勁隨知覺走,連續不停留”。
詠春拳認爲對搏不僅是力量與技術的較量,更是智慧的較量,故而詠春拳注重哲學理念在實用上的體現。詠春拳法包括基本十二式,散手練習十二式,十四功擊法則,八式腳法及小念頭,尋橋,鏢指三套路和木人樁功法。
器械有六點半棍和蝴蝶雙刀。詠春拳的所有基本功法都是散打技法的集中概括。其中所包含的一動一式,都是用於實戰的功法。因而所有基本功練習都是掌握技擊手段的全面概念的必由之路。因此基本功的練習和領悟得好與壞,將對日後能否有效掌握全面技擊技術産生直接影響。

詠春拳作訓模式 作者:阮祖棠

一.基本技法練習如任何功夫一樣,習技者入門伊始,須從基礎學習。詠春拳的基礎來自三個套路。套路練習重在強調每一式手法都必須嚴格到位,“走手”不能偏離“子午位”,所謂“上下不離中,左右不過膊”。因爲詠春拳技法的原則是得助於力點,力角,力距等運用,以達到抗衡優勢於自身的力量型攻擊的境界。正確掌握詠春拳的法門“子午法”,是其中對力角運用能否奏效的根本的合格證,同時也是詠春拳實戰風格“以靜制動”的基礎保證。如果“子午歸中”尺度和“走手”幅度拉大,相對的“靜態”也就大打折扣。在套路練習過程,授業者可對套路中的其中手法的實戰運用作展示式的介紹,以使習技者對詠春拳技擊的概念有早期見識,並以實用爲鑒調正套路練習過程中出現的手法偏誤,以及剌激習技者的興趣與信心,維繫學習功夫的激昂狀態。套路練習完成後,進行散式分解動作的訓練。
所謂基本十二式和散手練習十二式是由套路中抽取出的常用手法,意在強化對某些常用技法的純熟程度。身法,腰馬,步法等練習亦隨機跟進,並適時進行勁力訓練(如內勁,沈勁,鬆勁,速度勁,爆發勁,寸勁等等)。所有這些單式功法基本亦是抽離自套路。樁手練習可以“強制”對詠春拳正統法則的規範。
“運手”於木人樁方寸空間,手法在狹小間隙的“管束”之下緊湊密實地“遊移”,長此不懈,“拳由心發,肘要歸中”就習慣成自然了。二,對練對練是二人組合的類比攻防訓練。
“碌手”對練是在設定的動作下訓練肢體接觸部位的知覺反應,即跟隨對手施予的力向“運手”。拳訣雲:“力隨知覺走,連續不停留”。同時也可借機對“陰柔勁”(陰力)付諸實踐,關節放鬆的同時又要來勁。“黏手”對練是類比實戰的攻防對接,也可稱之互爲化拆。允許將所學過的攻防技法因勢而變,以吸取在未來實戰的戰術與經驗。
“黏手”要求身,手,步的互爲配合,以求達到“以靜制動,以快制慢”的終極目標。要旨雲:“發勁還須快,成敗決當頭”。
“黏手”是實戰訓練的高端境界,其最核心的目的是在實打對接中尋求或鋪墊攻擊對手的機會。詠春拳攻擊的精到之處是“打形”,意即在攻防過程中或身或手或步的技術變換,置對手于失勢,(或失去迴旋機會)同時並使自己處於絕對操控對手的有利攻擊角位。所謂“敵一移動,重心已空”。後發制人而占先機,此過程在傳統講法謂之“挪形”。‘詠春拳技擊法則中,“朝形”概念必須把握好。即無論身,手,步變勢如何,自己始終處於相對于對手的正身正面態勢。“黏手”訓練應由淺入深,由單式攻防到綜合變化,由分解動作到複合技術,熟練駕馭“消打”技法,(先消後打,邊消邊打,連消帶打),以及對“離橋黏打,黏橋黏打”,長.短橋手等等的運用自如。其他的配套對練如擒拿,反擒拿,摔法,跌放,腿腳攻擊法等等,也是詠春拳實戰的必修課目。當實戰訓練達至駕馭自如的程度,便可完全摒棄“對練”的概念,進入全方位對敵狀態下的格鬥,提升技擊造詣。當然要把握好攻擊分寸,避免發生傷害事故。何爲詠春拳功成的標準?就是對與本門以外的功夫對搏而言,不能制勝體能優於自身的對手不算合格。不能在數秒內的極短時效制勝對手不算合格。用前輩的訓誡來講就是:靠死力的不是詠春,告死纏爛打的不是詠春。
三,講手詠春“講手”是指技法與理論的揉合。因此在研習詠春拳過程中,不能單一就技術論技術。
四,詠春拳練習要領一般人對技擊性較強的功夫看得高深莫測,原因是對實戰技法缺乏認識,加上聽信以訛傳訛的誇張,某些教功夫的人出於各種目的也故意將其渲染得極盡神化。其實武功中的每一技擊動作無非是根據日常生活中普通常見的力的現象所構成。只要勤下功夫,技擊技術每一個人都能掌握。進行套路及散式練習的目的在於熟習各種基本攻防方法,領會每一種技法的運用意圖,並在套路練習中校正每一個動作。因爲在技擊中任何一種技法都源自套路,由於處在不同力角或力距中所作出的功有著很大的差異,每一下出手的的位置,身步的變化走勢,手法的運用是否奏效與在基本訓練中練出的動作正確與否有直接關係,因此必須從套路練習時就要嚴格地矯正每個動作的偏差,力求達到準確無誤,這樣詠春拳的特點及功能在實戰效能上就能得到更充分的體現。進行套路練習時要求呼吸自然順暢,整體重心向下,使全身處於鬆弛舒展狀態。要按照每一式不同運力及速度要求的規定進行手,身,步,腳的單練。套路練習達到準確熟練以後,便開始進行規定動作和類比實戰攻防的對練。對練是身,手,步,眼同時配合練習的方式,是由簡到繁的搏擊實習。熟習身,手,步法變化,以達到出手自如,應變敏捷。同時也是戰略技術結合運用的實戰嘗試,並求取得實打經驗。經過一段時期的對練,便進入最後階段的散打訓練。進行實戰訓練時對擊打部位,落點力量,特別是擊打要害部位時,凡有可能置於對手傷害的不當做法都應在受限制的規定之內(如子午正心捶,圈手漏底掌,吞手扣腦,撩陰腿,穿心腿及對軟組織部位的攻擊等等)最大限度避免出現傷害事故。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