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詠春拳

“相傳詠春拳創自清末福建籍女子嚴詠春,嚴詠春之父乃少林弟子,名叫嚴四,其拳術淵源可追溯到少林前輩五枚大師(有資料記錄的流傳順序是;五枚-苗順-嚴四-嚴詠春)。嚴詠春自幼隨父練習武藝,精通少林拳術,其時清朝政府正大力剿殺反清組織,福建少林寺是南方秘密反清據點,但由於叛徒出賣,被清廷派兵攻破並放火燒毀,少林弟子被迫遠走,以逃脫叛徒及清兵的殺害。傳說嚴四父女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由福建遠遷到雲南與四川交界的大涼山避禍。嚴詠春爲求自保,不得不苦練拳術,以防必要之需。但在練習之時她發現女子與男子體格懸殊,按少林拳術的法門,她很難與同門匹敵,所以經常陷於苦悶中,也許天意巧弄,嚴詠春一天在山上碰巧看到一場蛇鶴相鬥,它們互相攻守的方法給了她很大啓示。回家以後她按蛇鶴之法來演變少林拳術,終於創出了一套別具一格的技擊術,後人爲紀念其創辦人,故稱之爲詠春拳。
詠春拳是從少林拳術蛻變而來,其法門等同內家拳,或換句話說它是專爲應付少林叛徒而設計的。它強調以法勝不以力勝,主張借力打力,目的是以弱勝強。詠春拳特色鮮明,它講究貼身短打,以短破長,身型要求上埋午下鉗陽,奪取子午中線,手法要求快如閃電,密如雨點,心法上要求以靜制動,靜如平湖水,動如翻江浪,應用上講求粘手“聽覺”,要先敵感知其力,然後引進落空,借勢破敵,發力要求三位一體,以短橋寸勁爲主,十分強調力向,力角,力矩,力點,尺寸。詠春拳的一招一式,都含有數學,物理學等科學道理,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拳術,同時也是一種難學難精的拳術,它要求練習者有很高的領悟力。
爲何說詠春拳是內家拳?首先我們要明白何爲內家拳,內家拳的說法是由“南雷文案`王征南墓誌銘”,“學箕初稿`王征南先生傳”等古代文本傳出,其中的幾段話我引述如下;“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爲外家”。“張三豐既精于少林,複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這裏可以看出,並非有內功,有內勁的就叫內家拳,而是和主於搏人的技理相反的才叫內家拳,其主要克制物件也是那種主於搏人的少林功夫。內家拳是中國傳統道家文化在拳術上的一種演繹,道家理論講“順者爲人逆者爲仙”,其深奧的內涵非有相當慧根者不能窺破玄機。詠春拳從傳承上和南派的洪,劉,蔡,李,莫,龍形,白眉等拳是同出一脈,都源于福建的南少林體系,而且手法,腳法,身法,步法等也大同小異。但詠春拳既是爲克制少林拳而設計,其心法就有了本質的區別,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因爲這樣,它才具備驚人的威力。其實對於一個拳種來說,可以把它練成內家拳也可以把它練成外家拳,界定它到底是內家還是外家的標準要看它原創者的本意,打個比方,太極拳創拳的本意是內家練法,但社會上不少人卻用外家拳的方法去演練它,那麽我們只能說他們練的太極拳是外家拳。同樣,對於很多人來講,詠春拳的心法很難理解,有的更是聞所未聞,因而,不少人練拳一輩子,還是只能手快打手慢,力大打力小,不具備以弱勝強的本領。練詠春拳的人很多,得詠春拳的很少;把詠春練成少林拳的很多,練成內家拳的很少,這也是詠春拳流傳不廣的原因。

力”與“勁”是一個傳統功夫中探討最多的問題,詠春拳所有動作,都提倡要“勁”不要“力”,用“勁”不用“力”。
但何爲“勁”?何爲“力”?這問題理解得如何就代表你的造藝如何。
讓我用數學的語言描述一下我的理解;
“力”是線性的,“勁”是點狀的。
再用股票的語言講解下;
“力”是溫和放量的,“勁”是跳空有缺口的。
“力”好掌握,“勁”的追求可以無窮無盡。
因爲“點”是無窮小的。
套路裏慢動的動作如何玩出“勁”而不是玩出“力”?這更是套路裏爲何很多人練不出功夫的關鍵。
其實好理解容易練的都不叫功夫,功夫高難如修行,既要心悟又要體認,一關後面又一關,要有天外天,山外山的準備。
發腰,顧名思意,就是發腰勁。
我學拳第一天,師傅教的就有這個發腰動作,詠春拳能否深造能否達到一定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就要看這腰發得好不好了。現在流行的練法很多已經失了真,將發腰練成-轉馬(最差),將發腰練成-轉腰(好一點),將發腰練成只是發腰(最接近)。
哪何爲發腰?
發腰就是通過腰脊那三十幾個關節的扭動,把勁力彈上四肢前端。相信大家看過狗抖脫身上的水吧?那就是一個發腰動作,狗抖水時四肢(相當於我們的馬步)是松而有抓地力的,毛髮(相當於我們的橋手)是軟而按切線發出的,同時它是可以做連續的抖作(相當於我們要能連續左右發腰)。
這是一個很難練的動作,我練了好多年還是不得要領,連膝關節都落了個勞損。最後我偶然獲得了感覺(或者是積累的結果吧)。它有以下幾個關鍵點,我寫寫我的體會,供同好者參考。
首先,必需從頭到尾把脊骨節節鬆開。其次,腰部到臀部要有力,以它爲先行。第三,馬步要松活,不能死摳在地面上,第四,肩部要松到如同吊在腰上一樣。
腰脊不松,只能做轉馬或轉腰;馬步不松,就會左右搖擺;肩部不松,腰勁就上不了手(腰勁上不了手就只是在爲發腰而發腰)。

人人都想有功夫,人人都想得功夫,但如何去獲得卻是小聰明不可想像的。
練拳要由內到外讓身體有根本的改變才叫有所得。
關與這問題我用煮湯去做個比喻吧,也代表我對這問題的理解。
廣東人喜歡喝湯,廣東的湯也很講究,要把湯料的鮮美味道完全轉變爲湯水,是有相當的要求。
首先不能過火,湯在鍋裏沸騰,不能讓水份過份揮發,否則湯變濃味道會變重而失鮮甜。
其次要慢,慢慢讓溫度變化,美味才能儘量保持完好地轉入湯水中。
最後要熬,熬是讓一鍋湯全面融合成美味。
看過上面不知能否對練功有理解?
用簡單的話解析就是;練功要有度,不能耗費過量(不能過火),每次練功要到位,要讓身體由裏到外達到一定的變化狀態,但又不是在損耗,而是在融合。這樣功夫才能積聚,就象財富一樣是斂回來的。
每次見拳友不是拼命損耗自己就是練不到位,總有點不安。

大凡學詠春拳,入門第一要忙的無非是紮馬扯拳之類。
其實,我認爲是白忙活的,因爲入門第一是要弄明方向,不然以後還是要重來。
那究竟要怎樣入門?
第一關就是換力。
很多朋友說,我本來就有力,臥推多少多少公斤,挺舉多少多少公斤,,,何必換我的力?沒了這力我怎能做動作發力擊打?我有這力很能打啊,你爲什麽要我換掉它?
說得有道理,人們通常已擁有的東西都不想放棄,但有的東西不放棄是不能獲得新東西的,好比這個力。
人們日常用的力是後天獲得的,是肌肉收縮産生而來。
我們要的力是要按先天形態産生,嬰兒沒有肌肉吧?但他們蹬手蹬腳的力大得不成比例。。。
一句行話概括,就是“鬆勁”。
一切一切,從松入手,從松求得,從松壯大。。。

詠春拳的標誌性馬步就是二字鉗陽馬,南拳的功夫裏,理論是很少的,只有一些基本要求,但這無損於它的精妙和高深,那些基本要求非常實際而且字字千金,把它化成理論是洋洋萬言也不能盡其意。
我試著用我的語言講講二字鉗陽馬。
腳掌擺內八字,兩膝一拳距離是外形要求,懂勁的師傅會拍拍你的腰,胯,大腿等,把該緊的地方調緊,該松的地方調松。這樣一站,感覺就會慢慢上來。
其實鉗膝和上肢的手肘歸中是一個道理,它是下肢的歸中,下肢的力量通過這種歸中得以集結,將身體崩成弓狀,雙腳的擰扭産生兩股彈力,由腰控制其交錯發放,身體便靈活多變步伐輕巧。
兩膝的距離是功夫到位而得的,換句話說就是不能硬鉗到一拳的距離,不然功夫未成先自傷。這個距離取決於胯的開張程度,前輩留下的這個尺寸是要求練者胯開到這爲合格。
最關鍵的一點,馬是松站而得力的,凡用力去求抓地,吊襠的已是背離了詠春拳的功夫。

三拜佛是詠春拳套路小念頭裏的一個動作。
它在單一個套路裏重復了三次,左右共六次,時間幾乎占了這個套路的百分之八十。可見它的重要性。
到底三拜佛練的是什麽?爲什麽要這樣練?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很久,相信很多詠春拳練習者也是這樣。
我找到感覺共花了十幾年時間,其實十幾年當中有超過十年是白白浪費的,朋友,如果你有困惑,記得找個好師傅啊!他可以讓你少跑十年彎路。
三拜佛的一出一入,練的其實是詠春拳手法一出一入所需具備的東西。
打個比方;手的出入如同坦克車般需要渾厚,但不是要用坦克去撞人,練的是坦克在行進中隨時能發炮。
這包含了我們說的;內勁,甩手直沖的分力,全身的同步(或叫均整)等等。
詠春拳是內家拳,它不用站樁。因爲它有三拜佛這個動作,已經夠了。
三拜佛比站樁難練,這先讓我講講三拜佛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要求是慢!慢到什麽程度爲准?要慢到旁人不見你動爲合適。真正練過的人才明白它的難度,因爲它是動的,但練習者一想到手在做出和入的動作時,他就快了,被旁人看出在動了。
還是讓我再打個比方;樹木是生長的,但我們看不出它在長高,因爲它是自然生長。所謂自然,就是長的意識淡而又淡。自然還有個意思就是既在生長又在感應自然界。
停停,再講就太不實在了。
詠春拳是門深奧的拳術,難學難精。
記住是難學啊!不是易學,易學的不是詠春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