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詠春拳介紹
詠春拳雖屬南派拳種,但與常見的南派拳術略有不同。詠春拳乃由福建少林五枚師太及首傳弟子嚴詠春所創立,由於她倆皆是女性,所以詠春拳的身形步法都以高身窄馬為主,手法以柔化剛發,黐橋短攻,動作簡單直接,善攻能守,整體配合,首尾相應,講究沉肘脫膊寸勁發力,技法獨特,詠春拳可謂是別樹一格的南派拳種。相傳五枚師祖創詠春拳時,心中仍深記清楚火燒福建少林寺之師門大恨,所以詠春的心法是以「仇」字為訣,隻要交手便全力以赴,上埸無父子,出手不饒人。詠春拳是一門實戰的拳術,沒有花巧動作,全是直接的實用手法。詠春拳先由手形入門,意念發揮,善於近身黐打,講究朝形,追形,擅用敵我雙方之間最短的中線,達到控制敵人,置敵對困境,陷入挨打局面,並以最快時間逼入敵方中心打擊敵人。 詠春拳講究人體力學,子午歸中,手法靈活多變,三尖相對,外圓內方,形鬆意緊,步法進退輕靈穩固,轉馬虛實分明,節節相扣,招式連貫,連消帶打,消打同時。詠春拳特色 詠春拳講究法度,拳由心發,力從地起,一切都以身心力為本,在腰、馬、腕、肘、膊的配合都要求整體嚴緊。詠春拳的法度是指,運用手法及身法對敵時接觸的距離,正道為兩點成一線,方圓成規則,是指攻擊及防守時的尺寸,實戰搏擊講究分秒必爭,絕對毫不給與敵人思考時間與喘息的機會,如遇敵佔了先機,或對方施展擒拿,迫馬搶攻,詠春拳就會不退反進施予打擊。但卻別誤會詠春拳是盲撞的牛鬥功夫,我更不同意一些同門主張: 詠春拳就算遇到什麼來勢都是半步不退的。這種說法是絕對錯誤的。試問實戰中豈能有進無退,不問進退,硬頂硬接,豈能是上乘武術? 其實詠春拳的理念是陣地式的,進與退都必須保持攻擊及反擊的有利距離,即使非打不可,我們都要心存「不貪打」,「不怕打」,「應打即打」,「怕打終需打」的思想。尤其我們詠春拳是著重黐手對奕訓練,最終訓練的是「觸覺」,「力覺」及「反應」。經過長期累積鍛鍊,便形成一種防衛反擊的本能,所以詠春拳既有長短橋之分,亦有守中、分中、破中的說法。所以詠春拳是以黐手問路,所謂黐手問路,亦並不是主動盲目刻意去主動接觸敵人,去黐敵人的手,這是誤解詠春拳的做法,其實意思是說,隻要對手有手來攻我,我們憑著本能的判斷來勢,採取見手追形,逢空必進,朝形破敵,有手則留,無手破中,來留去送,甩手直沖的戰術應付。遇敵以強搶攻,我們可即運用腰,膊,肘底力所產生扭力,借力打力,使對方失去重心,身形傾斜而敗形,不攻自破。所謂:移身卸力,力剎對沖,重橋不相碰,弱橋對門衝的策略反擊。 詠春拳是一門全面性的實戰拳術,由基本功開始至每一階段都有其引導性的鍛鍊方法。詠春拳有三首拳和一套木人樁法,兵器有六點半棍法及八斬刀法。 小念頭,尋橋,標指三首拳法都各有自完整體現詠春拳整體理念和攻防特點。小念頭 小念頭是詠春基本精要拳種,是要令學者如何認識中線距離,力法理念及整體結構,鍛鍊正面朝形,在詠春技擊中以最簡單直接的攻擊及防守去應付六路的攻防。如在第二節的「三拜佛」在一攤三伏手法裡,鍛鍊如何,以腕帶肘,及以肘帶腕的意念,力流循環不息,小念頭整套拳法正是詠春拳系技法總匯,所謂:「若求詠春真妙法,需從念頭下真功。」尋橋 尋橋是詠春追形及截擊敵人的拳法,尋橋對馬法要求是虛實分明,三尖相對,在真正搏擊時不能盲目進攻,也不能隻攻不守,在進行打鬥時雙方的距離都會不停移動及變化,我們便要掌握好自己及對手的速度時間和攻防的機動性。尋橋的手法在實戰中,如遇敵正面而來或走馬偏門,甚至假身影手,我們都可以用尋橋的手法及腳法首尾相應,以最短的路線和速度消打敵人的進攻。「所謂:人過我橋三分險,轉馬偏身把形朝,遇敵尋橋需落馬,轉身靈活標馬快,橋入三關任我打」,這便是詠春尋橋的特點。標指 標指是詠春最後一首拳(亦有人稱是為最高級的套路):詠春標指的手法是長橋的打法,多是打手救手的招式,打法忽長忽短,由下打上,消打同時,柔化剛發,襟頭屹尾,襟尾屹頭,攻擊力度如竹如籐,落點穿透。臨陣應敵,以手保形,前手多變,拳不空出,手不空回。標指內的鳳眼搥及姜子搥打法,都是十分兇狠淩厲毒辣的重擊手法。「詠春標指不出門,還魂急救標指手」,可見標指在詠春拳系的超凡地位。黐手 黐手其實最重要的是鍛練反應和感覺,黐手是彼此盤手時,大家給對方感應,亦而在感覺中發揮身心力攻守反應。黐手是會不經意地提升鍛練修為,隻要你不斷黐手,在過程中你就會活學活用,不斷發揮改進自己對詠春黐手思維、領悟、分釋改正,建立自己個人詠春的風格,將你自己所修習自己的形式傾向,盡情表露,詠春乃臨場重前手變化,手隨意轉,想點打就點打,但有些朋友常有一個慣性問題?詠春黐手在真正打鬥當中用得上嗎?敵方會迎上配合跟你黐手作較量?或是一般隻朝著對方中線盲目發拳猛攻就可行? 事實真正打鬥絕不能盲目進攻,當遇上有經驗敵人,除了不會配合你的黐手外,相反隻要你有壓迫感給予對方,對方就會本能移動距離及攻防上作變化調整,此時我們便可以運用平時在黐手練習時的距離感.力流的本能反應,及敏感觸覺,掌握自己及對方的速度時間彈性去迫入敵方的空位尋找快速攻擊的良機, 所以在詠春門派中門人都十分注重黐手練習,因為沒有黐手搏擊鍛練又如何思考詠春手法實際效用,所以黐手是我派訓練最重要的一環。木人樁 木人樁法乃詠春拳獨特的器械訓練(也可以說是輔助訓練,因為大部份動作是來自小念頭與尋橋,所以並不如傳說中神秘)樁法套路整齊,連貫練習木人樁法,不但可以鍛鍊橋手的硬度,手法的靈活,發勁穿透,同時鍛鍊身形步法迂迴變換,進退的方位角度,將木人樁當為假想敵,把已經學到的詠春拳法盡是在木人樁上發揮出來,所謂:「無師無對手,對鏡與樁求。」八斬刀(法) 八斬刀是詠春拳中極為代表性的獨門刀法,此套刀法更是本門列為最高級兵器套路,但曾經觀賞八斬刀法全豹者,大都有似曾相識的觀感大同。 不錯,八斬刀法中各位所見的正是藏詠春拳中的,拳法、身法、馬法、實戰搏擊的精華所在,運用此套刀法,用者都需肘膊配合雄渾腕力才能發揮效能。 八路刀法攻守處處,皆是針對長短兵器實戰應對,戰馬步法進退靈活,刀法簡潔縱橫,確是實而不華的刀法.六點半棍法 六點半棍法,源出少林棍法,承本派傳說當年典故及葉問宗師文字記載,是因當年火燒少林寺,至善禪師逃難,更被滿清朝通輯,當時為求逃避官府耳目,便混跡投身於反清地下組織紅船戲班中作(煲頭)。在班中認識弟子梁二娣,當時他所幹的職位工作,班稱為(篤水鬼),至善留意到梁二娣因工作每日都竹杆不離手,更因長期工作而不覺地以練得臂力雄渾。 至善見此良材,技傳有緣人,便將少林六點半棍傳授於梁二娣,二娣學成棍技,盡得至善真傳,所以六點半棍又名二娣棍。 詠春黃華寶與梁二梯乃戲班中人,兩人知已為伍,二人尚武,兩人更將詠春拳,六點半棍法,交換修習,日夕觀摩,互相研習補短取長,混成一家,從而六點半棍亦成詠春拳必修兵器之一。 六點半棍經梁二娣及黃華寶改良後,守門亦隨詠春法度改得略為收窄 ,而馬法卻此終不離少林基本馬法,都以四平、子午、吊馬等為主,所以凡修習六點半棍都以走( 棍馬 )為先, 再以基本馬法配合以 標、挑、點、攤、抽、彈、遮攔合為六點半基本棍法,當熟練棍法基本,便能再習整套六點半棍法套路作整體配合連環修練,本門亦稱此手棍法名為扇面棍,勤於鍛練此套棍法,對修練者長橋發力,曾強臂力,極有幫助和功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