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詠春小念頭

  小念頭,過去亦別稱“三拜佛”,但仍以前者的名稱流行。所謂“三拜佛”者,是由於再次“古式”套路中有一攤兩伏的動作;而已四指朝天,形如拜佛狀的護手作爲收回身前的動作。但由葉師及現實所傳者,多爲“一攤三伏”之法,故以不算三拜佛已。  以“小念頭”作爲詠春牌第一首拳套之稱別具含義。當一名初學者啓蒙之日,教者會以告誡的語氣對說:“小念頭不正,終身不正;習武如是,做人如是。”—-這道理簡單;因爲小念頭內包含了詠春拳的各種基本動作,二日後的千變萬化的招式,無不靠此等動作組成;若練習者連這首基礎拳都練不好,其日後技術之壞將不待言。而立身處世,若連小小一點念頭都不向正途發展,其人品格之差亦不難想象了!由此可知,“小念頭”一辭意帶相關;創此名稱的人用心良苦,堪作今日詠春派門人在“武”與“德”方面作立身處世之銘。一百零八點  在故葉問宗師以前,小念頭圈套相傳下來有“一百零八點”手。有關此說,本人曾多年以來搜集資料,比對及印證,最後才發現個中秘密。原來,每一單式動作謂之一點。如某些雙手一齊做同一動作的(如:交叉梗手.雙枕手.雙攤手….之類),名爲“複合式,作兩點計算。而某些單手動作,名爲“單式”,作一點計算。  單一個“複合式”或“單式”動作,並非有出手起至收拳止計算;而是指每一個不同用途的動作爲一“式”。舉例來說:由左“日子沖拳”打出至收拳回腋之間之動作,已經是三式計算;其次序如下—“日子沖拳”.“由攤手變爲圈手”.“收拳”。由於這是一招“單式”動作,故作“三點”計算。又以開馬後之最初一組動作爲例:“交叉梗手”—“滾手變回交叉攤手”—“收手”。這是四個“複合式”的組合,故當作“八點”計算。過去及現在  事實上,葉問宗師當年所學,與他日後在香港所傳授下來的“小念頭”拳套,已有增刪。甚至葉問宗師在未來香港之前所教的小念頭拳套,與現時在香港所練的,亦略有出入。我不能斷言葉宗師最初所學的小念頭拳套有否早經其師.其二師兄(吳仲素—葉宗師早期得技其功最偉).其師叔(梁壁—葉宗師後期修煉全仗其功)等略加修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葉宗師初投師門時之小念頭,與後來再跟其師叔梁壁時之小念頭已有所變化。至於贊先生時代得小念頭,據極可靠資料證實,是跟現目流行的小念頭有小部分出入的。當時的小念頭確實不折不扣有一百零八點手。但經不抵此數。  比較來說,我還是喜歡現目的一套小念頭,至少個人認爲這是一種改進。以前的小念頭,在中段欄手動作以後是斷作兩式的,但現時已一氣連貫直落。此外,現時的小念頭亦充實得多。其實,個人認爲“學拳但求得其真意”。若拘泥於一招半式之間的來源問題,或一意追求正統,而疏忽於拳理中優略正誤之法,無非抱殘守缺。尤其對於講求活用隨意,脫離舊有一套“對拆方式”的傳統武術觀念的詠春拳術,更不應有此種狹溢思想。結構與重心  在小念頭中,“一攤三伏”的一組動作,可算是整套拳的重心。這組動作應越練越慢,直至出手或回手達到“力不斷而若止.形似靜而時動”的緩慢程度,方會領略此中之妙。若練到這一程度,便會逐漸感覺呼吸變得緩慢而深沈,血氣運行漸速,血管擴展而全身發熨。如於和暖之氣溫中段練,不久即汗流浹背;如於寒冬之氣溫中鍛煉,則遍體生煙,仿如全身沸騰。難怪以前的人言:“鍛煉內功可練至全身出煙”者,其實真有此事,並非虛言!  如將這一組動作持之以恒,練至再高境界,只要推出一式攤手,全掌能逐漸轉爲紫黑色;旁觀如以手置於掌上試探,黨課感覺炙熱遠超于正常體溫。而轉爲護手時,則全掌突然轉白,掌上熱力頓失,一刻算練此拳後怪異之處。且練小念頭時雖感辛苦,但練後不久,即神經奕奕。小念頭之功效,非鍛煉者長期修煉之後,本身不易感受出來。除上述動作外,其他手法皆以不徐不疾的速度打出。這類動作,包括了中段的左右前後撳手,攔手,拂手,枕手,窒手等等,均統統包含在這首看似簡短如柔軟體操的拳套中。練習要點  小念頭有一特點—-練習時自始至終不移一步。故此,練習小念頭手法時,等於同時鍛煉下盤功力;這就是初學者已開始即可練小念頭,而無須像其他門派般先練好紮馬才能學習初基拳套。  詠春拳術重“借力巧打”。故練習詠春拳術必須注意以下的階段:先懂“舍力”,繼續“卸力”;精于卸力,方學“借力” ……如祗講“以力取勝”,遇弱敵可勝,遇強敵必敗。唯舍力後方能專練“以計取勝”之法;如此,敵力強弱已屬此要。精于卸力,敵人齊力再,亦難加於我身;這時便可反借對方力度以攻對方。因此,練習詠春拳術,最注意全身鬆弛,出手輕柔。若將全身肌肉收緊,出拳式一本身瘠力蠻打而去,以爲如此便可拳勁猛烈,亦是範了“蓄力”(力蓄於臂而不能尺放)之忌。拳力輕重,全憑運氣之道;若不懂使力,則本身以爲打出千鈞之力,施在敵人身上可能祗於無幾。如識運用巧力,便是出手時看似輕鬆瀟灑,但打在敵人身上的力度沈重無比。故練習下念頭拳套,決不能有半點剛猛的意味。如能作做柔軟操般去鍛煉,持之有恒,日後效果盡顯。  練詠春拳術講究“點點清”。意思是指練每一動作時,出手不可含糊,動作不能混淆。每一連慣性動作之間,應略作停頓。動作應快則快,應緩便緩,要有節奏感;最忌像“趕緊收工”般;馬馬虎虎.匆匆忙忙.草率耍完便算了事。此外,連小念頭心無雜念,全神貫注於動作的位置之上,眼隨手到,呼吸自然;切忌緊張,不可輕浮。僅記上述各點,方可爲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