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寸勁拳”產生威力的外在原因,是指通過一些外在的訓練手段來達到出拳強猛或使每一部分肌體都能“出功夫”為目標的。也就是說,進行訓練並不僅僅為了使肌肉漂亮,更重要的是,必須使其具備有足夠的殺傷力與破壞力,借此重創對手。
李小龍認為,人體首先應具備良好的速度、靈敏、柔韌和攻擊準確性,然後才是應具備最大的絕對力量。“寸勁拳”從表面上看是局部力量的發放,但實質上是全身協調發力的結果。對此李小龍也曾舉例說過,一個能臥推400磅(約180公斤)的人,可能在重器械專案(如鉛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然而卻無法協調動員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以展現其攻擊力。也就是說,李小龍過人的力量和極快的速度,再結合出色的身體協調配合能力,方使他成為近身發力或埋身搏擊中的佼佼者。李小龍看上去雖略顯精瘦些,但只要其舉手投足,殺傷力都是足以致命的。
為了訓練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李小龍把素質提高和技術練習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從而使本身已很高深的武功昇華到了幾近完美的境界。李小龍對“寸勁拳”的練習確實到了“發瘋”的地步。伊諾山度回憶說,李小龍在訓練中經常手持啞鈴進行“寸勁拳”打擊練習,而且每次練習12組,每組100次,雙手依次先後持1、2、3、5、7和10磅重的啞鈴進行“金字塔”形遞增6組,然後再依次遞減重量,進行6組實戰應用技術模仿練習。李小龍曾讓筆者和他一起訓練過一次,哇,練習後三角肌和手臂竟是如此地酸痛!
在“寸勁拳”的訓練過程中,李小龍還很注重前臂的訓練,因為“寸勁拳”力量的發放點雖是拳面,但其力量卻來自於身體。也就是說,手臂是全身整體勁力運送至拳面的一個重要的運載或傳送工具。琳達亦曾說過,李小龍對前臂的練習(特別是腕關節的練習)到了“入迷”的地步,因為“寸勁拳”的有效發揮對前臂與腕關節的要求較高,需要擁有特殊的運腕技巧。如果你的腕關節未能承受住巨大的緩衝力的話,則“寸勁拳”將絕無效果可言。
曾數度與李小龍在電影中合作過的美籍空手道高手鮑勃.華爾曾說過,李小龍力大無比的前手臂在他的功夫系統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他是這樣說的:“李小龍的前手臂和身體的比例是我所見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手臂異常發達,而且還擁有一雙鐵拳和十個鋼指,太可怕了。”另外,曾在電視劇《青蜂俠》中與李小龍合作過的電影明星范.威廉姆斯則回憶說,作為好朋友,他與李小龍都擁有粗壯的前臂,但獲得的方式卻不同。李小龍是通過專門訓練獲得的,而自己則是天生的或者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做其他競技運動而間接獲得的。這位身高1.83米,體重95公斤的壯漢是當時惟一能和李小龍進行“掰手腕”較量的人,並且現在想起這些事來他還不好意思地說:“李小龍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之間不是同一個級別的較量,我超過他有40磅,但是他的前臂卻是我所見到的同等體重的人中最粗壯的。”事實上,李小龍在“掰手腕”比賽中總是獲勝的。他的另一名弟子赫伯.傑克遜回憶說,李小龍當年曾開玩笑說,他準備當此項運動的世界冠軍。
在“寸勁拳”的整體訓練過程中或在整個截拳道的訓練系統中,鍛煉前手臂及腕關節的方法很多,但據宗師的嫡傳弟子喬.路易斯所說,李小龍當年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將34公斤重的杠鈴直臂水準前伸,並靜止控制30秒鐘。當然,這對一名體重僅60多公斤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即使是一個體重達90公斤重的人都不一定能做得了。
此外,李小龍在美國的首位弟子傑西.格洛弗亦曾回憶說,李小龍還常用拉負重滑輪、拳頭下擊沙箱及用短繩系30公斤重的啞鈴進行“卷腕”練習,以進一步強化前臂。最後,傑西.格洛弗又補充說,李小龍之所以注重前臂及腕關節的訓練,是因為他認為要使拳頭爆發出強大的力量,首先要使關節能夠承受住並傳遞出擊打時所迸發的強猛的力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