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允師傅祖籍廣東佛山,出生於1929年,自幼受武風薰陶,醉心武術,鑽研頗深。先在佛山師承其堂兄招就(師承陳汝棉)因而與.彭南.同一支系,當時招允師傅應稱葉問為師公。招允師傅旅港前,已在佛山眾議總會,擔任詠春拳術助教,深得鄉親父老敬重。中國風雲變色,招就吩咐招允到香港,再師葉問。
其子招鴻鈞承先啟後接掌館務和僑港招允體育會會務一切事宜,每一位切磋習藝的師兄弟均一一緊密聯繫著。1994年舉家移居加拿大後,僑港招允體育會的會務由尹冠英全力肩負重任,薪火相傳。 招允恩師生前,已在香港和海外傳授招允詠春拳術者有 -- 侯永棧、馮思賢、 狄龍、 李海生、李發全、郭英華、劉惟、尹冠中,尚有其他師兄弟、徒孫、徒曾孫等默默耕耘在全球各地傳授招允詠春拳術者,不計其數。
招允師傅拳法(特色):
法度有序,三角朝形,蹬腰作勢,力從地起,
六合發力,寸內發勁,斜角箭追,身隨位走,
長短橋勢。標磅直沖,來留去送,招無虛發。
招允詠春拳套:
小念頭、尋橋、標指、沙包拳與樁、三合樁、木人樁、梅花樁、八斬刀、六點半棍法、固定式戰錘、走馬戰錘、斜角戰錘、起腳戰錘、標步衝錘、斜角標步衝錘、獨腳小念頭、敗形拳等。
輔助技術:黐單手、,黐雙手、正身黐手、半甩脫黐手、披護甲自由全甩脫等、內門拳法、八掌朝形、詠春法、內門腳法。
1950-1955年招允師傅
1950年招允師傅到香港後,即再向葉問深造詠春拳理和法度,由此師公又轉為師徒關係。葉問一些徒弟,執著輩份之爭,明暗之中,誹言排擠.但葉問不為所蒙,更傾囊相授,不單感情有增無減,而且在困境中互相結合扶持,成為生死莫逆之交。
招允師傅亦深知人事關係複雜,立志獨力揚名立萬,發展詠春拳。招允師傅亦能徹底應用問公學理,分析詠春拳術,再結合招就 <嫡傳之傳統技法> 使招允師傅詠春拳藝在香港武林界,大放異彩,名噪一時。
早於1955年,招允師傅已分別先後在旺角運動場道、九龍塘三角花園、石硤尾、染布房街、大埔道友聯大廈12樓、通菜街120號5樓、通菜街119號3樓等地傳授詠春拳術,1973年9月正式在旺角道28號2樓自置館址授徒,而詠春招允體育會正式成立。
1972-1975年招允師傅
1972年,葉問宗師辭世前之大壽,席設油麻地平安酒樓,問公特意安排招允師傅即席表演詠春尋橋套路。表演臺上, 招允師傅氣定神閒, 外觀腰橋馬力、走馬朝形、內分陰陽、力則相隔、發於六合八法、心意合一,內勁則有影無形,剛柔互際不單能表現問公對詠春拳之數理解說,三角幾何定位, 亦能展視詠春拳術的法度,轟動全場,贏得嘉賓屏氣凝神觀賞。表演完畢後,教頭陳鬥師傅,率先以熱烈的掌聲讚賞,牽動全場嘉賓激烈附和鼓掌回應,與此同時葉問宗師即席親授招允師傅[詠春正統]牌匾。 (此牌匾現正懸掛於花園街港加招鴻鈞招允子拳館)。
香港武林,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盛以武會友,相互切磋,踢盤揚名,但亦容易種下仇敵禍。而招允師傅以武德威信,鼓勵公開交流比拼,並且廣集門生教授,現今桃李滿門。
招允師傅有系統及分階段發展詠春拳,首階段以實務主功為主,實用散打,招招到肉。第二階段,以深化技巧,對拳理法度,應用技術有較深追尋。此時亦多集中於教授學生,員警及文員等。第三階段,轉向於拳術發展、教育、培訓出發,亦多招收具經濟能力及有志作長面發展的熱心門徒,預備長遠正面發展.
師承招允者來自不同階層,現已遍佈全球各地,在社會上各司其職,盡其所長。學拳先後有候永棧、馮思賢、梁榕江、李發全、葉球、陳海雄、周慈、廖少佳、黃名偉、周岳、周燦光、羅志勤、關志賢、李佰權等,其中更有著名電影紅星…狄龍。 足球明星---葉尚華、電視明星---楊金陵、楊澤霖、加西武聊主席郭英華、劉帷、影片剪接專家---餘國峰等。
正式拜師學藝的入室弟子有:尹冠英、尹靜嫻、尹冠中等三人。師兄間, 全靠尹冠英,默默肩負著聯繫重任,薪火相傅,隨後侯永棧、 招鴻鈞、馮思賢、狄龍、李海生、李發全、郭英華、劉惟、尹冠中等,先後在香港和海外教授招允師傅詠春拳術。
招允師傅亦於1975年挾技仙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