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佛山詠春拳的發展史

關於佛山詠春拳的發展史,歷來鮮見文獻、書藉的記載,致使有關她的起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令世界上廣大詠春拳愛好者產生疑惑。筆者為詠春拳發揚光大之地——佛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本著對地方史進行研究的嚴謹態度,曾多次深入到省內外詠春拳流行的各個地方採訪、調查、考證,取得大量有關詠春拳發展史的文字、實物、錄音、錄影資料。現將詠春拳起源部分的資料歸納、整理出來,希望能幫助人們對詠春拳的源流發展有個較清晰地認識。

  詠春拳是我國南派拳術中的一朵奇芭,清代中葉由粵劇紅船弟子傳入廣東佛山,百年不輟,薪火承傳,造就了大批武林俊彥。尤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成名,佛山詠春功夫日漸響盛於國際武壇,風靡世界各地。經歷代門人努力,如今遍佈在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的詠春拳館就達六千家以上,成為世界上習練人數最多的著名拳種之一,佛山也成為世界眾多詠春愛好者尋根問祖之地。
  然而由於文字資料的匱乏,有關詠春拳的起源多在群眾中口頭流傳,從來未有完整的文字記載。百餘年來, 詠春拳始於何時、源于何地、創于何人,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成為當今武術史上一個有待解開的謎。為了追尋歷史的本來面目,筆者深入到詠春拳流行的各個地方追蹤溯源,現將採訪、調查得來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力求能有一條較清晰的思路提供給人們思索和參考,或許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終能得出一個較為統一的、真實可靠的結論。
  一、有關詠春拳起源的幾種說法: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大致有這樣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創于福建嚴詠春,詠春拳因此得名。嚴詠春是清中期福建南少林俗家弟子嚴四之女,她偶見蛇鶴相爭,受啟發而在自己原有的武功基礎上創編了詠春拳術。
  第二種說法認為詠春拳創始于五枚師太,她是清初少林派弟子,還是少林白鶴拳的高手。由於福建南少林寺在乾隆二十八年被清政府焚毀,她避禍隱居在川滇邊界的大涼山,因見蛇鶴爭鬥創出詠春拳,傳于嚴詠春。後詠春將該拳傳到廣東,命名詠春拳。
  第三種說法是:詠春拳的前身應為永春拳,它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武技,為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他首先傳給湘昆戲班的武生張五(人稱“攤手五”,有“一隻攤手,獨步武林”之譽),張五後來落難來粵,落腳於南海縣佛山鎮大基尾的“瓊花會館”,便將所練之拳技教授給了粵劇界諸弟子。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起義遭清朝廷鎮壓,諸弟子為避禍而將永春拳改為“詠春拳”或“詠春拳”。後來紅船中人黃華寶、梁二娣等人學得此拳,再傳給佛山的梁贊。
  第四種說法,又說詠春拳就是永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南少林寺的永春殿,乃當年進殿者必修的南派內家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拳,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焚,至善曾一度逃難藏匿於粵劇紅船中當伙夫,後因在東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便紛紛拜他為師。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為戲班花旦,所學尤精,被人譽為“永春三娘”。後三娘將武功傳于同行黃華寶、梁二娣等人。另傳,當年方世玉的師弟胡惠乾,也因在永春殿下苦功精研該拳,而懲罰了廣州西關的惡人,替父報了仇。後胡在廣州西關田心坊西禪寺授拳,遂使永春拳術流傳於粵。
  第五種說法便是香港著名詠春拳師梁挺收集多方資料,考證了十多年得出的結論:詠春拳是福建永春白鶴拳高手五枚師太所創。南少林被焚後,為了對付那些深諳少林武技的反叛者,五枚師太在原有的武學基礎上,受狐鶴相爭的啟發,又與一位精通孫悟空拳術注的高手切磋後創出這套拳術,據師承的說法該拳“處處針對固有的少林拳術,而且跟傳統相反”。後來五枚師太將拳術傳給嚴詠春,詠春又傳給自己的丈夫梁博儔,梁傳親侄梁蘭桂,由蘭桂傳拳於佛山紅船弟子黃華寶。少林五老中的至善禪師在紅船任“煲頭”期間,十分欣賞天賦神力的“篤水鬼”梁二娣,便將平生絕技——六點半棍傳給他。以後黃華寶、梁二娣二人相互交流,互學武功,使詠春拳的拳術套路形成雛形。
  二、諸種說法的簡要評述
  以上諸說雖各有所本,且皆言之鑿鑿,各自以為真實可信,但若從時間、地點、人物、歷史背景、現實情況等方面進行仔細推敲,又都有令人感到疑惑的地方。
  有些言之過簡,難辯真偽。如一塵庵主,說者就只有這麼一句話:“詠春拳乃嵩山少林寺弟子一塵庵主所傳”,連一塵庵主的性別都沒有講清。“嵩山少林弟子”,確定他出身于嵩山少林寺,就應是個男僧,而“庵主”屬於尼姑的專利,則似乎又是個女尼。再者,一塵庵主若真是一個女尼,而五枚師太也是一個女尼,兩者是否就是同一個人物,也頗有思考餘地。可惜材料缺乏,無以考證。
  有些與歷史背景不符,失去存在的依據。如五枚師太、至善禪師,都說成是因南少林被焚而流亡外地的。但據當代歷史學家及武林界人士依據清宮檔案材料考證,在清代十朝,南北少林皆倍受朝廷恩寵禮遇,從來沒有發生過朝廷焚燒少林之事。火燒少林一說,是當時的反清組織“天地會”,為了煽動起武林人士的反清情緒編造出來的,再則便是清末野史小說《萬年青》中的描述。既然歷史真實並非如此,則五枚、至善逃亡避禍之說就難以成立,他們創編了詠春拳,並將少林永春殿的拳術傳播出去之種種說法,其可信性自然值得懷疑。
  有些互為矛盾,難以自圓其說。如說攤手五或是至善禪師,在紅船所傳的本叫永春拳,後因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起義,遭受清政府鎮壓,連及“瓊花宮”諸弟子。為了掩人耳目,門人乃將所習之永春拳改名為詠春拳或詠春拳。也就是說,永春拳與詠春拳、詠春拳應是同一拳派的不同稱呼,其流傳的說法及拳術的武學內容、訓練體系應基本一致。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即便是同一宗支的同一個師祖,流傳下來的說法也不一致,有的甚至大相徑庭。如梁贊首徒陳華順的後人傳下的弟子,目前活躍在佛山、南海、順德、番禺、中山、珠海、肇慶、高州等地,僅是這一脈的說法就有三、四種之多。而且所習拳術套路名稱、內容也不盡相同,有的支系甚至衍生出二、三十套拳來。當筆者向他們互為印證時,卻都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令人不得其解。
  其他的如嚴詠春,關於她的種種傳聞,也頗有斟酌餘地。若真有其人,則其生存的年限就很有考究。若說她是五枚師太的傳人,則她起碼是乾隆年代的人。但另有一說,梁贊曾遵其師黃華寶之命,往福建尋嚴詠春繼續深造,苦學三年,始回廣東,則嚴詠春應一直活到咸豐、同治年代。若說嚴詠春既學藝於五枚,又傳藝于梁贊,則她便跨越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等五朝代,起碼活了150歲左右,這當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嚴詠春是否確有其人,她生活於哪個朝代,就成為眾多詠春之謎中急待揭開的謎底。
  三、“為何會流傳種種說法”之淺見
  筆者認為,詠春拳的起源之所以流傳著種種說法,基於人們對此拳的喜愛和敬仰。出於崇拜的心理,人們往往喜歡給崇拜的事物找一個不平凡的出處,並把它傳奇化、神話化,再加上口頭傳說中的不斷加工、創造,於是越說越多、越說越玄,與歷史真實距離越來越遠。從中國武術發展的情況看,一個古老拳種的傳播主要都靠一代代師傅的言傳身教,極少能有清晰的文字記載。在傳統拳種流傳過程中,由於每一位師傅所處在的地理位置、身體素質、文化素養、理解能力等的不同,對拳種的流傳、拳理、拳法的特性會產生領會差異,一個拳種的傳承往往很難得以保存原汁原味的風貌。再加上受民間野史小說描述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古老拳種的發展史最後會變得面目全非,相關的人、物、事也往往會被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有關詠春拳起源的各種說法,大概就屬於這種現象,歷史就這樣活在人們的口中。其實讓諸種說法並存,給人們留下一定的神秘感,從而引發人們的思索、想像,這對武術史的研究、發展也未必沒有積極的意義。
  四、筆者的幾點考證
  從對以上諸說的分析,加上手頭現有的資料,筆者認為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兩點是基本一致的:①詠春拳起源于福建南少林 ② 詠春拳傳入廣東佛山,與粵劇紅船弟子有關。
  為了弄清佛山詠春拳和福建南少林之間的關係,筆者曾赴福建泉州究根問底。在距泉州南少林寺八十公里的地方有個永春縣,全縣人民習武之風經久不衰,所練的是一種叫永春白鶴拳的拳術,永春縣亦以該拳名稱來命名。據泉州市武協、南少林武術博物館考證:永春白鶴拳起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寧州(現霞浦縣)北門外少林拳師方種的獨生女方七娘所創,她把白鶴的振翅、撲翼、抖翎、晾羽、纏脖、鳴叫等動作柔合在少林拳中,經多年的揣摩和實踐,創出這套別具一格的“少林白鶴拳”。據說,五枚師太是永春白鶴拳的第五代承傳者,同時她也是南少林寺“名重武林”的開山師祖之一。當代永春白鶴拳的代表人物、泉州市武協副主席蘇贏漢先生和香港白鶴拳名師、在國際武壇上有“武林鐵筆”之稱的李剛先生根據白鶴拳古拳譜的記載和有關文獻資料整理出的《永春白鶴拳傳衍世系分支圖譜》中將嚴詠春列為師承五枚師太的第六代弟子。認為她是在五枚師太所授拳術基礎上,對白鶴拳進行了充實、變革和改良,從而形成了一種新拳術。她將拳術授給夫婿梁博儔,以後詠春夫婦轉輾到廣東謀生,結識佛山粵劇紅船戲班的黃華寶、陸錦(大花面錦)、梁二娣等人,詠春去世後,梁博儔為了報答友人襄助之情,遂將拳術傳給了這幾位紅船子弟。嚴詠春所傳的拳術就這樣在廣東流傳下來,後人為了紀念嚴詠春,敬稱此拳術功夫為詠春拳。由此可見,詠春拳的創始人,不管是五枚、至禪,還是嚴詠春,他們都是福建南少林重要的代表人物。再則,一些精通詠春拳的人士對永春白鶴拳的古拳譜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其中很多要點跟詠春拳論是相通的。例如:永春白鶴拳“論出手必先講子午歸中”,“子午歸中”即“子午中正”,與詠春拳“守中用中,中線防守,中線進攻”的“中線原理”是一樣的。又如永春白鶴拳“論交關接手”中記載:“內節如鐵,外節如棉-------直可破橫,橫能理直。逢剛則剛,逢柔亦剛;遇空則入,遇門則過;有橋過橋,無橋生橋;內用吞吐浮沉之法,外用剛柔相濟之巧。”這與詠春拳訣“乘空必入,逢膀必閘,以軟制硬,以快打慢”及“柔中帶剛,剛柔結合,來留去送,甩手直沖,以橫消直,以直帶橫”的意思一致。另外,永春白鶴拳與詠春拳一樣也講究利用“聽勁”覺察出敵力的虛實、大小、方向,利用力學之圓弧切線原理,借力消力,連消帶打,達到以“四兩拔千斤”、出奇制勝、以弱敵強的目的。由上所述,佛山詠春拳源于福建南少林不是沒有依據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有的宗支使用“詠”春拳或“永”春拳,溯其源流皆為同出一源,在現代漢語字典中“詠”為“詠”的簡化字;“永”則是對“永春白鶴拳”的繼續沿用。從目前佛山流行的“詠春拳”、“詠春拳”、“永春拳”的拳理、拳法、拳訣及習練心法要求進行分析,其實質、要領、理論,甚至連拳術套路、練功方法也同出一轍。由此可斷,“詠春拳”、“詠春拳”、“永春拳”實為同一門派的一家功夫,其在流傳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差異,反映了拳術一脈相傳而又融入一代代承傳者的智慧和對該拳理解的個異性,同門之間不應因此而產生隔膜。
  五、結論
  詠春拳傳入佛山,與紅船弟子有很大關係,縱觀上述諸種說法,無論以哪一種說法為實,黃華寶、梁二娣、陸錦等是佛山第一代詠春傳人,是確實無疑的。他們承前啟後,使詠春拳得以在佛山流傳和發展,實在是功不可沒。清中後期,廣東粵劇舞臺上武戲大行其道,許多藝人為適應戲劇劇情及顛沛流離的戲班生活,紛紛拜師學藝,學練武功。粵劇武生黃華寶等在學得詠春拳後,該拳便在粵劇藝人間悄然傳播。後來黃、梁,把拳術傳給了梁贊,陸錦傳馮少青、霍保全(也有說為郭保全)等人,紅船弟子將詠春種籽播在了佛山這片沃土上。
  據說梁贊在黃華寶、梁二娣的精心栽培下,很快就以精湛的拳藝脫穎而出,在佛山武壇上有“詠春拳王”之譽。有關梁贊拳藝精湛,懸壺濟世,德藝雙馨的故事在佛山民間流傳廣泛,梁贊因此又被譽為“佛山贊先生”霍保全、馮少青先後傳拳于佛山富家子弟阮濟雲、阮奇山兄弟。之後,詠春拳就在以佛山為中心的地區廣為傳播,至近代佛山籍著名拳師葉問及其他支系的弟子移居香港或海外,又使詠春拳傳至世界各地,使佛山詠春拳得以發展和繁榮。此外,本著手頭所掌握的資料,筆者曾與同道制定出一份“廣東詠春拳世系師承表”,無奈許多資料仍需多方考證。希望各界深諳詠春拳掌故與歷史發展情況的朋友多提供這方面的資料,使佛山詠春拳的起源能有一個相對統一而準確的結論。

注釋:
梁挺《詠春拳的源流》,《詠春拳》P19頁,香港良仕出版社,1984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