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詠春拳訣

念頭不正,終生不正。(拳套要求、人生預意)
念頭主手(一說守),尋橋主腳(與步)。(練習拳套目的)
標指不出門。(拳法)
來留去送,甩手直衝。
撳頭扢尾,撳尾扢頭,中間(飄)膀起。
正身子午,側身以膊(為子午)。
朝面追形,而(追形)不追手,以形補手,以手補形。
力由地起,拳由心發,手不出門(手不離午)。
避實擊虛 (遇實則卸,見虛即進)。
畏打(終)須打,貪打(終)被打。(不畏打,不貪打)
轉馬手先行。上馬手先行。(轉馬上馬,樁手先行)
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留情不打,打不留情)
不挑不格,消打同時。
適用口訣
枕手橋上過,攤手中門內,伏手控外門。
膀手不留橋,間手破中出,構手枕伏化。
換手肘腕過,削脫上下反。
膀手非手,錯膀非錯。
用力三論
捨力論-捨棄拙力
卸力論-卸去來力
借力論-借用他力
詠春手法淺談:
〈詠春手法,注重實踐。不談玄學,不說五行。人體科學,自然已然。不從龍虎,那從蛇鶴?〉
基本法
三拳:日字衝拳,尋橋抽拳,尋橋欄撞拳
三掌:正掌,橫掌,昂掌.或曰直掌(心-包括正掌,橫掌,昂掌),殺掌(陰掌沿),摌掌(陽掌沿)
三腳(三身法):出自尋橋之(正身)撐腳,(側身)撐腳及(反身)撐腳
三步:正(箭)步,橫步,圈步
詠春八手
黐單手之標準手法,出於小念頭尾段,順序為前攤,枕,刮,圈(外攤回),搆(手腕),伏,標(衝),膀。
手掌-伏
手腕-構
前臂-枕,攤,膀,圈,刮。
全臂-衝〔包括拳,掌,間,標,拂(問)〕
有(手)形手法
以手形為名。
• 攤手
手形;手掌向上(陽掌),手腕在子午線(垂直橫過人體中軸線之二維(2D)平面),沉肘。手腕比手肘高,手腕比手肘前。
手臂(部)姿勢;有兩式。
正身攤手,沉肘埋中(盡歸子午)。
側身攤手,沉肘顧(護)脇,以膊為子午。
動作;從其他手形(如間手)變動成正身攤手或側身攤手。當中手法有滾、圈,撈(錨),枕等。
要求;〈不招不架,手不出門。〉
• 枕手
手形;手掌向內,在子午線(垂直橫過人體中軸線之二維(2D)平面),沉肘埋午。手腕比手肘高,手腕比手肘前。
動作;從其他上路手形(如問手或護手)變動成枕手。
• 間手
• 膀(拂)(搆)手
• 伏(窒)(拍)(撳)手
• 護(拍)(撳)手
• 問(標)手
• 攔(拂)手

純手法
(動作)
• 窒
• 標
• 衝
• 拍
• 撳
• 圈
• 搆
• 拂(發)手
• 刮
• 脫(削)
• 臘(擒)
• 托(拿)
雙手法
• 雙間手
• 雙滾(綑)手
• 抱牌手
• 構枕手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腎氣歸元

提起氣功練習,人們馬上就想起意守丹田及打通大小周天諸法度。氣功與神秘、未知息息息相關。然而詠春氣功是簡單而實效的。
腎氣歸元功法,是詠春的養生氣功。它由當代詠春拳拳門宗師岑能先生根據“達 摩易筋經”的基本原理,結合練功實踐而獨創。
氣功鍛煉,是練功者利用特殊的形體和松靜方法作用於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和經脈穴位,借助空間的物質元素,通過“吐納”或“導引”的方法強化人體機能,促進氣血循環、保持氣血興旺的一種方法,是經過幾千年的長期實踐,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健身方法。
腎氣歸元氣功崇尚自然。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別家氣功那樣把呼吸壓抑為腹式的慢、細、悠、長,也無須固守丹田。此功法能疏通各個經絡臟腑,發功快,見效速,使神、體、氣三者即人的精神、形體和氣息有效地結合起來,經過回圈漸進,持之以恆地認真鍛煉,從而使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得到充分的調理,進而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治病、抵禦早衰、延年益壽的目的。
據岑能先生介紹,腎氣歸元功法是詠春拳的收功法。在練習完詠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頭、尋橋、標指等)和功法(木人樁、臥虎功、紅砂手等)後,均須練習腎氣歸元功,意在將所練功法的功力納入體內,為己所藏,所謂功法是也。故我詠春同門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練。


注意事項
一、練功時間:腎氣歸元功法練習時間宜是申時至亥時(即下午5時至晚上11時)。這段時間練習可以活躍腎納內氣,促進心腎相交,滋養五臟六腑,起到練氣化精、練精化氣、益補精腎的作用。當然,在早晨或其餘時間練功亦可以,無任何負作用,不會走火入魔。
二、練功環境:最宜空氣清新、人少寂靜的地方,避免日照射和冷風吹襲。
三、在此功鍛煉中要節制性生活。
四、飲酒不要過量,要少飲,酒醉可使氣亂,少飲也能助氣。
五、不要動怒,怒火傷肝,發生氣逆,有害身體。
六、在練功中不要講話。
七、一般三個月內腰後命門有溫熱感覺,由點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追求、要聽其自然,聽之任之。此快感屬練功入門之啟示,但不要刻意追求。
現將腎氣歸元的練習法,共14式介紹如下:

第一式:預備式
兩腿自然分開站立,略與肩寬。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關節放鬆。兩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尤其是中指與無名指並緊(溝通中指手厥陰心包經與無名指之手少陽三焦經),鼻呼鼻吸,不故意壓抑。全身入靜,無須意守丹田,順其自然。嘴唇輕輕合攏,舌尖自然輕頂上鄂(溝通任督二脈),兩目微閉平視(高視則氣上,下視則氣下)。

第二式:深呼吸
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兩手掌四指併攏,拇指翹起,曲前臂緩慢地自體側運至體前貼身提起,掌心朝天拇指翹立,升至胸前。自然翻掌,掌心朝地,把大拇指扣向掌心,緩慢放下至還原。自然呼吸,還原後再做第二次,如此回圈,可連續做6。此式功能:可使手三陰、三陽經脈的氣機同時運行,促進臟腑氣血運行。由於大拇指向上翹起,可使手太陰肺經的氣機從少商穴移動至中府穴,促進肺循環,加速肺內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促進吐故納新的作用。

第三式:提腕納氣
在上式深呼吸的基礎上,雙手垂直成勾手,緊貼股骨,用手腕向後屈上提。同時兩腳跟向上提起,用前腳掌支撐全身重量。自然呼吸。隨後,慢慢還原成預備式。連續回圈做3次(此式在五式、七式、九式、十一式、十三式後都要做一次,即在每式後都要重複做一次)。此式功能:使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厥肝經,使足三陰三陽經脈氣機運行。






第四式:體側左右
在上式的基礎上,雙手平提胸前,手心向下微握拳。自然呼吸。以腰為軸向左側 轉體,右手彎曲置於左肩前,左手伸直外展。自然呼吸。再轉回正面。雙手放下 還原。完成左轉體後,接著做右轉體,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此式可以調理肝氣,主治肝氣鬱逆,胸肋疼痛。

第五式:提腕納氣
同第三式。

第六式:左右體屈
緊接上式,兩臂在兩側成一字平肩舉,掌心朝天,呼吸自然。然後以腰為軸,軀體緩慢向左側斜側傾,同時左臂下垂左身旁,右臂隨體側連續上舉過頭。呼吸自然。身體緩慢恢復成雙臂在兩側平肩舉,呼吸自然。雙臂下放還原。然後作側體右側傾,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側3次,右側3次。此次功能可以調理脾胃,中散氣。主治:脘腹脹滯,消化不良。

第七式:提腕納氣
緊接上式,重複第三式動作一次。

第八式:轉腰雲手
在上式的基礎上,雙手上提,自然呼吸。身體傾前,伸左手掌,掌心朝天,從右側向左劃弧。呼吸自然。接著,身體向後仰,左手隨身體後仰劃弧從背後繞後上頭頂過百會穴,軀體轉回正面,左手隨身體回原劃弧回到腰部,掌心自始至終朝天。呼吸自然,左手回到腰部後,即出右手劃弧回攬腰際,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交叉進行,一式完成後掌心才慢慢向下,雙臂慢慢下垂至體側還原,呼吸自然。此式可扶陽生氣;舒筋活絡,主治氣滯血瘀,經絡壅塞(尤其是腰部損傷)。





第九式:提腕納氣
在上式的基礎上,重複第三式動作一次。

第十式:擴胸納氣
在上式基礎上,兩臂上提,掌心朝天,經腹前上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時,手掌背相對,指尖向上,呼吸自然。雙手掌沿耳旁向上伸臂,過頭頂。呼吸自然。手臂伸直後,手掌轉向正面,半握拳,從正面慢慢下降至與肩平。雙拳化掌,掌心朝地,雙肘分別向背擴胸一下即恢復原狀,然後從胸前慢慢下按至腹部,呼吸自然。接著雙手從腹部下垂到身側還原。接著再做第二次,反復做6次。此調理肺氣,舒胸解鬱。主治氣緊、氣喘。

第十一式:提腕納氣
在上式的基礎上,重複第三式動作一次。
第十二式:升降樁法
在上式的基礎上,兩臂上提,掌心向上,經腹前上提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時,手掌背相對,指尖朝天,雙掌沿耳旁向上伸臂,過頭頂,呼吸自然。兩臂伸直向左右外側劃弧下降,同時雙腿蹲下,雙手掌劃大弧到膝前合攏,掌心朝天。呼吸自然。隨即慢慢站立起身,雙掌掌心向下,慢慢下放,自然呼吸。兩臂亦慢慢垂直還原。然後再做第二次,反復回圈做6次。此式可養陰活血。主治氣血虧虛。

第十三式:提腕納氣
在上式基礎上,重複第三式動作一次。

第十四式:收功
兩手掌心互搓10次,雙手以指為梳,梳頭5次。功畢,休息10分鐘,可再練第遍。
上述功法所介紹次數僅作常規考慮。根據中醫子午流注圖,次數可根據身體情況 決定。9和6為補;7和8為瀉;9補陽,7補陽;6補陰,8補陰。1與6共宗,與7為朋,3與8同道;4與9為友。以上數字可作練功時參考。

阮奇山詠春拳-形成發展

阮奇山詠春拳-形成發展
詠春拳相傳為福建詠春所創造。
阮奇山
嚴詠春為武林隱師嚴四的女兒,她吸收了福建永春拳方七娘的白鶴派中的拳技和宗鶴拳、福建少林拳技等,結合蛇鶴相鬥的特點而融匯創編出詠春拳。後因遷居於廣東南雄縣,故傳此拳於廣東。此拳現流行於廣州、肇慶、順德、鶴山等地。此拳根據“長手能運氣、短手能自保”的原理,以“短橋窄馬、擅發短勁”為主要特點,以“拳、橋、膀、指、掌”和“吞、吐、浮、沉”及“二字拑羊馬”為手、身、步法的標誌。動作靈敏快速,以靜制動;柔化剛發,剛柔並濟;富於攻防,著重實用。
佛山粵劇紅船的瓊花會館中,幾位梨園弟子王華寶、陸錦(大花面錦),高佬忠等隨紅船戲班上南雄演戲。酷愛粵劇的梁博濤每當戲班上演必前往捧場。王華寶主演的關雲長忠肝義膽,大花面錦的張飛扮相武風凜凜,高佬忠的劉備義薄雲天,感動了台下的梁博濤,萌生與三人結交之意,一回生幾回熟,再經有心人撮合,梁博濤與王華寶,大花面錦,高佬忠一見如故。梁博濤隨紅船戲班南下,定居于廣州。以後樑博濤更將王華寶,大花面錦,高佬忠收為入室弟子。
阮奇山詠春拳
日後王華寶將詠春拳技傳授給戲班好友梁二娣。梁二娣得技後又將拳技傳給鶴山縣古勞鄉人士梁贊。在王華寶五十壽辰之際,梁二娣攜徒梁贊前往祝壽,梁贊因此結識王華寶。王華寶對梁讚賞識之餘;更將梁贊作為關門弟子納于門下。
梁贊于王華寶門下續技完滿後,在廣東佛山鎮筷子街開設贊生堂(後改名杏濟堂)熟藥店賣藥行醫,並在贊生堂醫館內授徒傳揚詠春拳技。梁贊收授的門徒有陳華順(找錢華)盧桂、(豬肉桂)梁奇、(流氓奇)及兒子梁壁等。陳華順傳徒不少,較有代表性的有雷汝濟、何享健、吳少魯、何漢侶、吳仲素及兒子汝陳棉等。陳汝棉再將拳技傳給二位兒子。吳仲素傳子吳一飛及門徒霍珠等。1913年陳華順中風病逝。當時與王華寶一同在廣州師承梁博濤習詠春拳技的大花面錦(陸錦)技成後一直留在廣州。以後大花面錦更以詠春拳技造就了戰功赫赫,威震江湖的武林梟雄,一代名捕馮少青。其時已進入晚清乾嘉年代。
馮少青是廣東順德人氏,
阮奇山詠春拳
武功卓越鐵血俠義,曾在香山縣(今中山市)都司衙門和粵制台府任武職。自咸豐八年起(1858年)作為隨伺武官追隨清代名臣湖南巡撫駱秉章(廣東花縣人。曾國藩政治集團的重要幕僚。曾任湖北按察使,貴州布政史,雲南藩司)帳下忠心效力。咸豐十一年駱秉章擢任四川總督,馮少青受命執掌蜀中治安,在提刑按察司府總捕頭職任上,(負責治安、刑獄的省級司法機關)與各路強梁悍匪廝殺。
阮寵明,晚清舉人,家世顯赫。除在佛山和省城經營多家工廠商號外包括當時佛山街知巷聞的藥行“阮時和堂”)阮寵明亦受朝廷冊封正四品直奉大夫,署理直隸、奉天(今河北、遼寧)兩省教育、文化、宗教、郵政事務。阮寵明的官職是捐任的,當時有買官補缺制度,所捐官職實職任用,買官者須具備相對才幹的俊賢。
由於官場的相交相惜,阮寵明將原配夫人所生的女兒(即阮奇山同父異母姐姐)阮聘如許配駱秉章次子駱天詒(舉人)。由於駱、阮兩家的姻親關係,阮氏兄弟早已拜識令湘蜀強賊悍匪望風披糜的四川總捕頭馮少青的赫赫威名。
同治六年,(1867年)駱秉章病逝川督任上,馮少青頓失官場靠山,一段叱吒江湖的輝煌人生也走到了盡頭。一年之後,已在官場舉步為艱難以立足的馮少青,向繼任駱秉章後對他並不信任和重用的川督吳棠辭掉官職,淡出曾經躊躇滿志的仕途,偕同一幫仕途失勢的親信部屬同僚出走緬甸,到異國他鄉謀生。
馮少青在異國飄泊多年,
阮奇山詠春拳
至回歸故里已是74歲花甲之齡,一直終生未有婚娶。如返鄉終老亦只有與孤寂相伴終生。馮少青從緬甸返國即落腳佛山,亦正是得于天道機緣之合。唯因馮少青是情義中人,他自緬甸返國第一站即徑奔佛山,亦是為探訪恩公駱秉章的遺屬。(駱秉章雖出生花縣,但從曾祖父一代于乾隆年間已從花縣遷居佛山,駱秉章出生不久便移居佛山與父親駱栩元同住。駱秉章後代也在佛山落地生根)亦唯因阮家與駱家的關係淵源而與馮少青曾有交往。正好阮寵明厚愛其第五子阮奇山的武學天資,得知馮少青回國行蹤,遂扶駕暮年之軀親往求賢,不惜以重金禮聘馮少青客居佛山鎮的直奉大夫府第“桑園”(今佛山福賢路)深造阮奇山的詠春功技。(其時四子阮濟雲已赴安南)其間佛山鎮知名人士,制藥業巨頭馬伯良之子馬仲如,遷善堂少東趙簡卿,英聚茶樓東主羅厚普,筷子街肉店東主區仕,南海邵邊鄉人黎光甫等人亦厚禮求師,拜于馮少青門下研習詠春武學。馮少青78歲病逝佛山。
阮奇山是多家工廠商號的少東,又是民國地方政府的狀師,被廣東武術界和民間稱譽為“佛山阮老摣”的阮奇山,日後成為佛山詠春拳宗派的領袖人物之一。其技服以腿功享譽北國武林的于姓拳師和萬壽宮比棍一役,令堪稱一棍之祖的北方驃悍僧人臣服其“六點半棍法”之下的經典戰例,風糜三十年代的廣東武林,並在佛山上一代人中有口皆碑,作為詠春拳一代宗師的阮奇山,亦是詠春拳宗派的理論奠基人而名垂武林歷史。阮家是佛山望族,據說當時佛山的永安街(現時的永安路)兩旁的街鋪都是阮家的。其父重金請來詠春名師霍保全(廣西欽州人)教授阮奇山及其胞兄阮濟雲(豆皮濟,傳下弟子姚才,後者發展了姚氏詠春)詠春功夫,當時一起練習還有一些公子哥兒,如‘馬百良’的太子爺馬仲如等等。阮奇山又師從馮少青深造詠春功夫。阮奇山與詠春拳師張保是摯友,並對張保的徒弟岑能十分賞識,將功夫毫無保留地傳授。後來岑能在廣州創下廣州詠春一系,並教授了一些佛山人。
阮奇山詠春拳-勁力運用

從各門詠春拳的木人樁和雙刀技法招式上分析,
阮奇山詠春拳
阮奇山詠春拳大部分散手動作同其他詠春拳用法是一樣的,只是在對練中多了肘法還原對拆,太極拳的單、雙推手和低樁對拆法,並要求習者如打太極拳一樣意緊形松、先慢後快,把每一個動作練至準確無誤、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後,加入本門手法和其他手法訓練,達於靈變。詠春拳每一組對拆都是對實作功夫的靈變深造,也就是說,組組對拆都是自由技法之再造。速度則視功力進展而變。對拆的過程則是練意、練氣、練技、練勁、練外抗能力和手、身、步合一靈變的過程。練的時間越長,功底越深,技法越精。由於阮奇山詠春拳長橋手、中橋手、肘法和推手等都是近身技法,故在近距離的對壘中,其控制能力和擊放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犯則立僕。本門拳、橋、掌、指、膀五個部分的訓練,應結合二十多個散手動作,在原來對拆基礎上進行筋骨屈伸的彈制、彈擊發力,使出手快疾兇猛,反彈而出。此時應是以意催形,又以形催勁制擊。功底越深,氣之激越大,勁力越猛,久練則形成自然反應,適合遠、近距離的不同打法。
阮奇山詠春拳勁力運用如能做到在技擊中有效地控制,
阮奇山詠春拳
則須在對拆中訓練出一種密而不漏的防制技法,這種技法是由內靜練至外靜(慢)。所以初練詠春拳時,要求習者口微合,以鼻呼吸,對拆時動作要緩慢。把每一個動作做准後,意想掌橋粘跟著對方而留送。雙方對拆用力應是不丟不頂,著著還原。這種定步紮二字鉗羊馬的練勁(氣)、練技過程是從緩慢逐步過渡到實作技擊的長時間過程。通過對拆練習,激發人體內的潛能,保持氣之蕩蕩不息,技擊時做到勁力綿綿不斷、馬步堅實、呼吸自然、神不散、體不倦自然靈變。
阮奇山詠春拳通過對拆訓練能使練習者不斷提高實作控制能力,三節控制手法:手為首節,身為中節,腳為根節;手之掌為首節,橋為中節,肩為根節;頭為首節,胸為中節,腰為根節;腳掌為首節,小腿為中節,大腿、胯為根節。三節控制均有左右、高低、前後、橫斜之用,用之得法在於隨機應變。隨機應變即通過對拆達到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神入化、隨心所欲。手之三節控制則有上、中、下三路用法。上路對拆手法有小念頭、中膀、鶴頂手、上勾手、攔撐掌、八掛、葉掌等;中路有大膀手、八掛掌、下攔撐掌、葉掌、下勾手、二龍掙珠、推手等對拆;下路有撐雞腳、大膀手、跪馬捶、下勾手、八掛掌等。詠春拳除了撐雞腳和跪馬捶是下路攻防動作外,所有長橋手動作均可以馬步變化直接防制下路,只要習者多練則可嚴密控制。身之三節控制主要是避開對方上、中、下三路的來勢,配合手的技法而制擊(放)之(包括腳之制擊)。身之防制有左右、前後側身、小環魂左右、前後側頭。有左、右、後小環魂腰和大環魂腰。
阮奇山詠春拳練習三節截制法(控制法),從動作去理解,是要求習者通過密集防制而達於法。這種法是隨心所欲的,而非固定的。也就是說,在技擊中只要隨便用一個動作,就可控制對方上、中、下三路的來勢。如在實作中以攔撐掌進攻對方:運動中對方突然起直蹬腳,我則變下撐掌彈擊其大腿內上側部位(另一隻手彈撐亦可)。這樣除練就快速反應外,還可以保證自身重心不變及撐擊效果,但此時須配合身馬變化(高低)。如欲使這種有效的打法適應遠近距離而用,則須具備意控能力。遠距離的意控著重下路的腿擊,要注意控制其勢和點,如擒賊先擒王一樣。所謂勢就是來勢,即視對方來勢之重心變化而變, 可充分利用對拆中的近面而轉之法控之。這種迎面而轉之意控並非在遠距離跟著對方轉,而應在接近對方攻擊距離時迎面而轉,這和引敵誤途、先發制人是另一回事。所謂點就是對方的手中節、根節之部位。腳之點應是小腿部位,大腿、胯部均為意控的截制之位。一旦達攻擊距離,意控變為截制其腳或膝便可。意控腳微動即對方腳向上、向下微動,也就是膝動,通常以腳彈擊時,一腳微下沉曲膝助支點發力,另一腳促膝發力截擊。如能在技擊中意念微動,截制在點,掌握好攻擊距離,即可做到我順人背,犯則立僕、先發制人。李小龍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禦”就是這個道理。李小龍提示人們在對壘中要視對方的實力、環境、人數而應變。要根據自己掌握技術的程度而運用。也就是說,只有充分掌握遠、近距離的控制能力,才可先發制人,否則可能被傷或兩敗俱傷。同樣,技擊中的不招而打、連招帶打,都要具備全面的控制能力,才能得法。
阮奇山詠春拳-基本功法

人們在練習阮奇山詠春拳的過程中,
阮奇山詠春拳
往往容易留連於詠春拳的奇妙手法,而忽視對基本功法的修煉。而阮奇山詠春拳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躋身中國武術之林,很大程度取決於阮奇山詠春拳有一套嚴謹合理的基本功訓練法。武術界有句諺語“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謂吃工夫熬工夫,高層次修煉必須在條件具備、方法正確的前提下,用大量的時間去“堆”,用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光陰去“磨”,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功夫在不長的時間內上一個層次。任何功夫都一樣,離開基本功去尋求所謂捷徑,都僅是“三腳貓”功夫,都是不能成大器的。阮奇山詠春拳的基本功有入門十二式練好,才算打好詠春拳的基礎,為日後的套路練習、獲取勁吸“黏橋打”高級手法打下基礎。
基本拳法:子午捶。
十二式編排:偏身捶、毒龍捶、拉箭捶、內搭手、外搭手、三品掌、陰裏簾掌、陽裏簾掌、納內簾手、納外簾手、撲翼掌、白鶴尋狐,共十二式。
廣州詠春前輩統稱為“三拳兩掌三內外”。當然也有人為了方便記憶,將其編為一鶴二掌三內外四大捶,不過這樣卻變成“十三式”了,因為“子午捶”是編排在“十二式”之外的。十二式也罷,十三式也罷,不過是有助於記憶而已。
二、阮奇山詠春拳十二式
練好阮奇山詠春拳十二式,就獲得了詠春拳的入門路徑。如寸勁(零距離發勁)、整勁(詠春門叫身、手、步)、三合一爆勁、鐵臂勁、站樁功等,均可仰仗“十二式”練至大成。飲譽武壇的李小龍所創立的截拳道,主要內容均源於詠春拳十二式。所謂“妙法法中生妙法,奇功功上見奇功”,“十二式”是阮奇山詠春拳的大平臺。詠春拳十二式是練好詠春拳的一道門。詠春拳功夫好不好,應先看“十二式”打得好不好。如果連“十二式”都練得不倫不類,那麼他的詠春功夫也不會太好,這是檢驗真假詠春師父的一個標準。“十二式”的修為是論年不論月的,除正確的方法外,沒有二至三年的磨練,不可能成功。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如果真的練好了“十二式”,那麼要出場打擂臺,除了補充一些必要的身體素質訓練(如跑步、沙袋等)外,必備的攻防手法已足夠了。“十二式”的手法比現代搏擊的手法豐富得多。從老一輩宗師遺留下來的拳訣中,得到了練習詠春十二式的理論啟示:
鉗羊馬步,膝要朝中。馬開一尺,不宜寬鬆。
上身宜軟,下重鉗功。挺陰縮臂,落膊收胸。
手穿心發,肘要對中。子午手頸,靈活運用。
陰陽知覺,法門所宗。馬如機剪,橋若彈弓。
身如鶴立,目似燈籠。橫衝直撞,手若游龍。
三、阮奇山詠春拳十二式演示
1.子午捶
子午捶是本門最基本、最淩厲的攻擊手法之一,它攻中有防防中寓攻。要求手由心發,又穿心而出(由心部向前虛引一條直線,左拳穿越此線向右,右拳穿越此線向左),肘要對中(“中線”理論,沿身體小線向前虛引一條直線,拳打出後肘尖在這條線上)。所謂子午捶即中線捶,要求守中用中。“子午”取意于中國易學文化的中線理論。子午捶練習又叫“扯三星捶”。根據中國古代的術數文化:三三不盡,六六無窮,子午穿心捶打上下是子午捶,連續練習就叫“扯三星捶”了。練好子午捶,可使你雙手出拳快而有力(包含長短勁),通過伸筋拔骨的對拉,可放鬆肩肘關節,使勁力順利通過腰間傳導到拳面。據說,澳大利亞詠春拳網術總會主席張卓慶,於1984年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創造了“扯三星捶”每秒擊8.3拳的紀錄。
在實際搏擊中,子午捶可見空則擊,得隙則發,更可結合其他手法搏殺。槍法有雲:中平槍,槍中王,當胸一槍最難防。子午捶就是詠春門的“中平槍”。
動作說明:以二字鉗羊馬起式,要求雙膝內鉗,提肛收腹,落膊收胸,頭頂中天,如待發之弓(圖1,圖2)。左拳沿中線打出(圖3,圖4)。每拳發出時一用力則另一手盡力回抽,交替出舉。兩手形成,一前—後的對拉勁或二掙勁(圖5—圖10)。每次須操練過百,力盡而止,目久功成。

佛山詠春拳的發展史

關於佛山詠春拳的發展史,歷來鮮見文獻、書藉的記載,致使有關她的起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令世界上廣大詠春拳愛好者產生疑惑。筆者為詠春拳發揚光大之地——佛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本著對地方史進行研究的嚴謹態度,曾多次深入到省內外詠春拳流行的各個地方採訪、調查、考證,取得大量有關詠春拳發展史的文字、實物、錄音、錄影資料。現將詠春拳起源部分的資料歸納、整理出來,希望能幫助人們對詠春拳的源流發展有個較清晰地認識。

  詠春拳是我國南派拳術中的一朵奇芭,清代中葉由粵劇紅船弟子傳入廣東佛山,百年不輟,薪火承傳,造就了大批武林俊彥。尤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成名,佛山詠春功夫日漸響盛於國際武壇,風靡世界各地。經歷代門人努力,如今遍佈在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的詠春拳館就達六千家以上,成為世界上習練人數最多的著名拳種之一,佛山也成為世界眾多詠春愛好者尋根問祖之地。
  然而由於文字資料的匱乏,有關詠春拳的起源多在群眾中口頭流傳,從來未有完整的文字記載。百餘年來, 詠春拳始於何時、源于何地、創于何人,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成為當今武術史上一個有待解開的謎。為了追尋歷史的本來面目,筆者深入到詠春拳流行的各個地方追蹤溯源,現將採訪、調查得來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力求能有一條較清晰的思路提供給人們思索和參考,或許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終能得出一個較為統一的、真實可靠的結論。
  一、有關詠春拳起源的幾種說法: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大致有這樣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創于福建嚴詠春,詠春拳因此得名。嚴詠春是清中期福建南少林俗家弟子嚴四之女,她偶見蛇鶴相爭,受啟發而在自己原有的武功基礎上創編了詠春拳術。
  第二種說法認為詠春拳創始于五枚師太,她是清初少林派弟子,還是少林白鶴拳的高手。由於福建南少林寺在乾隆二十八年被清政府焚毀,她避禍隱居在川滇邊界的大涼山,因見蛇鶴爭鬥創出詠春拳,傳于嚴詠春。後詠春將該拳傳到廣東,命名詠春拳。
  第三種說法是:詠春拳的前身應為永春拳,它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武技,為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他首先傳給湘昆戲班的武生張五(人稱“攤手五”,有“一隻攤手,獨步武林”之譽),張五後來落難來粵,落腳於南海縣佛山鎮大基尾的“瓊花會館”,便將所練之拳技教授給了粵劇界諸弟子。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起義遭清朝廷鎮壓,諸弟子為避禍而將永春拳改為“詠春拳”或“詠春拳”。後來紅船中人黃華寶、梁二娣等人學得此拳,再傳給佛山的梁贊。
  第四種說法,又說詠春拳就是永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南少林寺的永春殿,乃當年進殿者必修的南派內家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拳,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焚,至善曾一度逃難藏匿於粵劇紅船中當伙夫,後因在東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便紛紛拜他為師。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為戲班花旦,所學尤精,被人譽為“永春三娘”。後三娘將武功傳于同行黃華寶、梁二娣等人。另傳,當年方世玉的師弟胡惠乾,也因在永春殿下苦功精研該拳,而懲罰了廣州西關的惡人,替父報了仇。後胡在廣州西關田心坊西禪寺授拳,遂使永春拳術流傳於粵。
  第五種說法便是香港著名詠春拳師梁挺收集多方資料,考證了十多年得出的結論:詠春拳是福建永春白鶴拳高手五枚師太所創。南少林被焚後,為了對付那些深諳少林武技的反叛者,五枚師太在原有的武學基礎上,受狐鶴相爭的啟發,又與一位精通孫悟空拳術注的高手切磋後創出這套拳術,據師承的說法該拳“處處針對固有的少林拳術,而且跟傳統相反”。後來五枚師太將拳術傳給嚴詠春,詠春又傳給自己的丈夫梁博儔,梁傳親侄梁蘭桂,由蘭桂傳拳於佛山紅船弟子黃華寶。少林五老中的至善禪師在紅船任“煲頭”期間,十分欣賞天賦神力的“篤水鬼”梁二娣,便將平生絕技——六點半棍傳給他。以後黃華寶、梁二娣二人相互交流,互學武功,使詠春拳的拳術套路形成雛形。
  二、諸種說法的簡要評述
  以上諸說雖各有所本,且皆言之鑿鑿,各自以為真實可信,但若從時間、地點、人物、歷史背景、現實情況等方面進行仔細推敲,又都有令人感到疑惑的地方。
  有些言之過簡,難辯真偽。如一塵庵主,說者就只有這麼一句話:“詠春拳乃嵩山少林寺弟子一塵庵主所傳”,連一塵庵主的性別都沒有講清。“嵩山少林弟子”,確定他出身于嵩山少林寺,就應是個男僧,而“庵主”屬於尼姑的專利,則似乎又是個女尼。再者,一塵庵主若真是一個女尼,而五枚師太也是一個女尼,兩者是否就是同一個人物,也頗有思考餘地。可惜材料缺乏,無以考證。
  有些與歷史背景不符,失去存在的依據。如五枚師太、至善禪師,都說成是因南少林被焚而流亡外地的。但據當代歷史學家及武林界人士依據清宮檔案材料考證,在清代十朝,南北少林皆倍受朝廷恩寵禮遇,從來沒有發生過朝廷焚燒少林之事。火燒少林一說,是當時的反清組織“天地會”,為了煽動起武林人士的反清情緒編造出來的,再則便是清末野史小說《萬年青》中的描述。既然歷史真實並非如此,則五枚、至善逃亡避禍之說就難以成立,他們創編了詠春拳,並將少林永春殿的拳術傳播出去之種種說法,其可信性自然值得懷疑。
  有些互為矛盾,難以自圓其說。如說攤手五或是至善禪師,在紅船所傳的本叫永春拳,後因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起義,遭受清政府鎮壓,連及“瓊花宮”諸弟子。為了掩人耳目,門人乃將所習之永春拳改名為詠春拳或詠春拳。也就是說,永春拳與詠春拳、詠春拳應是同一拳派的不同稱呼,其流傳的說法及拳術的武學內容、訓練體系應基本一致。但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即便是同一宗支的同一個師祖,流傳下來的說法也不一致,有的甚至大相徑庭。如梁贊首徒陳華順的後人傳下的弟子,目前活躍在佛山、南海、順德、番禺、中山、珠海、肇慶、高州等地,僅是這一脈的說法就有三、四種之多。而且所習拳術套路名稱、內容也不盡相同,有的支系甚至衍生出二、三十套拳來。當筆者向他們互為印證時,卻都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令人不得其解。
  其他的如嚴詠春,關於她的種種傳聞,也頗有斟酌餘地。若真有其人,則其生存的年限就很有考究。若說她是五枚師太的傳人,則她起碼是乾隆年代的人。但另有一說,梁贊曾遵其師黃華寶之命,往福建尋嚴詠春繼續深造,苦學三年,始回廣東,則嚴詠春應一直活到咸豐、同治年代。若說嚴詠春既學藝於五枚,又傳藝于梁贊,則她便跨越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等五朝代,起碼活了150歲左右,這當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嚴詠春是否確有其人,她生活於哪個朝代,就成為眾多詠春之謎中急待揭開的謎底。
  三、“為何會流傳種種說法”之淺見
  筆者認為,詠春拳的起源之所以流傳著種種說法,基於人們對此拳的喜愛和敬仰。出於崇拜的心理,人們往往喜歡給崇拜的事物找一個不平凡的出處,並把它傳奇化、神話化,再加上口頭傳說中的不斷加工、創造,於是越說越多、越說越玄,與歷史真實距離越來越遠。從中國武術發展的情況看,一個古老拳種的傳播主要都靠一代代師傅的言傳身教,極少能有清晰的文字記載。在傳統拳種流傳過程中,由於每一位師傅所處在的地理位置、身體素質、文化素養、理解能力等的不同,對拳種的流傳、拳理、拳法的特性會產生領會差異,一個拳種的傳承往往很難得以保存原汁原味的風貌。再加上受民間野史小說描述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古老拳種的發展史最後會變得面目全非,相關的人、物、事也往往會被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有關詠春拳起源的各種說法,大概就屬於這種現象,歷史就這樣活在人們的口中。其實讓諸種說法並存,給人們留下一定的神秘感,從而引發人們的思索、想像,這對武術史的研究、發展也未必沒有積極的意義。
  四、筆者的幾點考證
  從對以上諸說的分析,加上手頭現有的資料,筆者認為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兩點是基本一致的:①詠春拳起源于福建南少林 ② 詠春拳傳入廣東佛山,與粵劇紅船弟子有關。
  為了弄清佛山詠春拳和福建南少林之間的關係,筆者曾赴福建泉州究根問底。在距泉州南少林寺八十公里的地方有個永春縣,全縣人民習武之風經久不衰,所練的是一種叫永春白鶴拳的拳術,永春縣亦以該拳名稱來命名。據泉州市武協、南少林武術博物館考證:永春白鶴拳起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寧州(現霞浦縣)北門外少林拳師方種的獨生女方七娘所創,她把白鶴的振翅、撲翼、抖翎、晾羽、纏脖、鳴叫等動作柔合在少林拳中,經多年的揣摩和實踐,創出這套別具一格的“少林白鶴拳”。據說,五枚師太是永春白鶴拳的第五代承傳者,同時她也是南少林寺“名重武林”的開山師祖之一。當代永春白鶴拳的代表人物、泉州市武協副主席蘇贏漢先生和香港白鶴拳名師、在國際武壇上有“武林鐵筆”之稱的李剛先生根據白鶴拳古拳譜的記載和有關文獻資料整理出的《永春白鶴拳傳衍世系分支圖譜》中將嚴詠春列為師承五枚師太的第六代弟子。認為她是在五枚師太所授拳術基礎上,對白鶴拳進行了充實、變革和改良,從而形成了一種新拳術。她將拳術授給夫婿梁博儔,以後詠春夫婦轉輾到廣東謀生,結識佛山粵劇紅船戲班的黃華寶、陸錦(大花面錦)、梁二娣等人,詠春去世後,梁博儔為了報答友人襄助之情,遂將拳術傳給了這幾位紅船子弟。嚴詠春所傳的拳術就這樣在廣東流傳下來,後人為了紀念嚴詠春,敬稱此拳術功夫為詠春拳。由此可見,詠春拳的創始人,不管是五枚、至禪,還是嚴詠春,他們都是福建南少林重要的代表人物。再則,一些精通詠春拳的人士對永春白鶴拳的古拳譜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其中很多要點跟詠春拳論是相通的。例如:永春白鶴拳“論出手必先講子午歸中”,“子午歸中”即“子午中正”,與詠春拳“守中用中,中線防守,中線進攻”的“中線原理”是一樣的。又如永春白鶴拳“論交關接手”中記載:“內節如鐵,外節如棉-------直可破橫,橫能理直。逢剛則剛,逢柔亦剛;遇空則入,遇門則過;有橋過橋,無橋生橋;內用吞吐浮沉之法,外用剛柔相濟之巧。”這與詠春拳訣“乘空必入,逢膀必閘,以軟制硬,以快打慢”及“柔中帶剛,剛柔結合,來留去送,甩手直沖,以橫消直,以直帶橫”的意思一致。另外,永春白鶴拳與詠春拳一樣也講究利用“聽勁”覺察出敵力的虛實、大小、方向,利用力學之圓弧切線原理,借力消力,連消帶打,達到以“四兩拔千斤”、出奇制勝、以弱敵強的目的。由上所述,佛山詠春拳源于福建南少林不是沒有依據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有的宗支使用“詠”春拳或“永”春拳,溯其源流皆為同出一源,在現代漢語字典中“詠”為“詠”的簡化字;“永”則是對“永春白鶴拳”的繼續沿用。從目前佛山流行的“詠春拳”、“詠春拳”、“永春拳”的拳理、拳法、拳訣及習練心法要求進行分析,其實質、要領、理論,甚至連拳術套路、練功方法也同出一轍。由此可斷,“詠春拳”、“詠春拳”、“永春拳”實為同一門派的一家功夫,其在流傳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差異,反映了拳術一脈相傳而又融入一代代承傳者的智慧和對該拳理解的個異性,同門之間不應因此而產生隔膜。
  五、結論
  詠春拳傳入佛山,與紅船弟子有很大關係,縱觀上述諸種說法,無論以哪一種說法為實,黃華寶、梁二娣、陸錦等是佛山第一代詠春傳人,是確實無疑的。他們承前啟後,使詠春拳得以在佛山流傳和發展,實在是功不可沒。清中後期,廣東粵劇舞臺上武戲大行其道,許多藝人為適應戲劇劇情及顛沛流離的戲班生活,紛紛拜師學藝,學練武功。粵劇武生黃華寶等在學得詠春拳後,該拳便在粵劇藝人間悄然傳播。後來黃、梁,把拳術傳給了梁贊,陸錦傳馮少青、霍保全(也有說為郭保全)等人,紅船弟子將詠春種籽播在了佛山這片沃土上。
  據說梁贊在黃華寶、梁二娣的精心栽培下,很快就以精湛的拳藝脫穎而出,在佛山武壇上有“詠春拳王”之譽。有關梁贊拳藝精湛,懸壺濟世,德藝雙馨的故事在佛山民間流傳廣泛,梁贊因此又被譽為“佛山贊先生”霍保全、馮少青先後傳拳于佛山富家子弟阮濟雲、阮奇山兄弟。之後,詠春拳就在以佛山為中心的地區廣為傳播,至近代佛山籍著名拳師葉問及其他支系的弟子移居香港或海外,又使詠春拳傳至世界各地,使佛山詠春拳得以發展和繁榮。此外,本著手頭所掌握的資料,筆者曾與同道制定出一份“廣東詠春拳世系師承表”,無奈許多資料仍需多方考證。希望各界深諳詠春拳掌故與歷史發展情況的朋友多提供這方面的資料,使佛山詠春拳的起源能有一個相對統一而準確的結論。

注釋:
梁挺《詠春拳的源流》,《詠春拳》P19頁,香港良仕出版社,1984年。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