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李小龍論黐手

詠春是華南的拳術,黐手則是詠春獨有的練習法。

詠春現任掌門人是葉問先生,我就是由葉問先生處學得詠春拳的。

是的,練習黐手有很多目的:

有些人以練習黐手來鍛鍊專門技能,

有些則用來熟悉本能的、正確的詠春手法;

有些視黐手為練力法,有些則用來鍛鍊觸覺的敏銳。

以下是我個人對詠春黐手的看法。

多年來,我教授黐手,

都是法它當作心理和生理的練習方法,

強調「力量不斷的流動」。

「不斷流動」一詞是我自撰的,

其他詠春師傅教授黐手都沒有這個說法。

我在這裡必須強調:我教別人「不斷流動」,

是把它當作使手法達到更佳效率和更加運用的輔助工具,

但絕非其他師傅希望學生信以為真的什麼「內功」之類的神秘力量。

為了說明「流動力」,

茲假定甲有一道白色流水由他的肩膀流出,

而乙又有一道黑色流水流出,與甲的白流混和(參看圖a)。

但因為有一個常數存在,

所以甲乙的黑白兩留都不能侵入對方。

可是,一切肉眼能見的物理運動,

卻因「流動力」的存在而被這些心裡能力滲透,

如果誰的肩膀上有這種流動力,若給別人按著,

對方一定馬上感到有一種「飄浮的力量」傳到自己的肩膀。

這不是一種抗拒的跳動的衝力,而且好像按著一條強力彈簧。

對方的肩膀充滿一種方向感和均衡感

(實際上,他的肩膀是十分活躍的):

換言之,剛適合手上要作的工作。

請看圖a,假定黑流停止流動一秒鐘,

白流便會成功地侵入黑流。

這種均勻的流動,好像水之瀉地,瞬間即滲透每個空隙。

詠春的黐手有黐單手和雙手兩種,

練習者以和諧與相反的動作滾動他們的手,

藉以培養流動力。練習者須保持不斷的流動,

在手部滾動和轉動的時候充滿每個空隙。

在練習進行中的時候,力量越細密得像水一樣,

罅隙便越狹窄,水難以滲透。


想正確地學習黐手,需要有專門的導師。

導師按部就班地引導學生,並把正確的流動力灌輸給學生,

好像發電機把電能灌進電池裡那樣。

初學者練習黐手,看來像是跳蹦蹦的摔角比賽,

托上壓下,移左撥右。這樣拼勁的練習,

不僅妨礙對「流動力」的了解,

而且還會遭到犀利對手立刻反攻。

正確地在你的手上流動力量,要像水之流過喉管。

如果流水左衝右突,喉管便會跳動了。

我二十年前在香港讀中學的時候,

每日休息或放學之後總是互相練習黐手。

不過,我們的肩膀沒有規則的流動力量,

結果,我們的力量便時隱時現(尤其是在轉動的時候),

以致讓對手侵入。
每個練習者站在詠春的馬步上都想四平八穩地攻向對方。

如果懂得流動力的話,

守方面可以「浮開」或「溶解」對手的衝力

(好像一葉扁舟在波濤洶湧中上下飄盪,絲毫無損),

而且還可以借力打力。

這樣看來,兩個練習者實在是整體的兩半。


除了黐單手之外,其他黐手方式都是肘部向內的。

這點在詠春十分重要,因為肘部向內是一種襯墊裝置;

或者,如果手腕一旦探不出對方攻來時的壓力突增,

肘部向內可以當作蕩開對手的輔助力量。

肘部向內是詠春拳手的註冊商標。

手肘是固定的中心(但不是僵死的),

不能左搖右擺;而前臂和手掌在順適動作和改變位置的時候,

求遠保持柔軟。所以,黐手的手應軟如流水,而不是柔順如棉;

應保持衝勁和穩定,而不是蠻橫僵硬。

有人說詠春拳是柔掌,但我不從不以為然。

跟其他所謂柔拳比較,詠春拳在結構上經濟得多。

而且,黐手應用多種不同的手法,使黐手效用更大。

在進攻上,詠春黐手主要是應用向前直送的力量,

在防守上,黐手既用到把對方攻勢蕩開的弧線(如膀手),

亦應用了畢直的滲透性的線條(如攤手)。

詠春拳手總是守著核心,使對手的動作保留在外圍。

他還學會更經濟地觀察對手的一舉一動,

於是,他不會犯上亂用拳腳,動作過多的弊病,

反之,他會由中央畢直向外打出,或由外面走回中點,

因為他的手肘保護著中線也。

詠春黐手(尤其是附有流動力的黐手)能增進武術家的造詣,

不過,千萬不可把它當作萬靈丹。

黐手其實只是達到目的的許多種方法中之一種而已。

有些練習者誤將黐手當作搏擊方法,實非如此。

黐手是一種定型的練習法,是學習詠春的入門功夫而已。

例如,它能矯正詠春的馬步,研究出經濟的線條和角度;

最重要的是,黐手培養出力量不斷流動的感覺。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