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詠春拳之“經濟節約線”原理的運用

所有與李小龍交過手的技擊家無不驚異於他的快如閃電般的驚人攻擊速度。據他自己解釋,他的動作之所以往往可以快人一步,取決於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反復訓練與不斷地快速擊打來練習速度;二是他所使用的動作本身便已決定了它將擁有極快的速度。  李小龍爲什麽這麽說呢?原來無論是詠春拳還是他後來所獨創出的截拳道,都以那種簡單、直接、強勁、快速的直線攻擊動作爲主(攻擊動作通常分爲“直線攻擊動作”和“弧線形攻擊動作”兩種),原因是由於“直線”攻出的動作所走的路線最短,與那些弧線形動作相比,它節省了大量的運動時間與運行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對手搶先發起攻擊,而我方卻仍可後發先至迅速準確地擊中對手。此種原理在初中課本中已經學到,叫“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如果把前一節中的“攻守搶中線”同這裏的直截了當的省時、省力的“直線攻擊法”相結合起來,便可得到這樣一個理念:詠春拳的攻擊動作之所以令人防不勝防,是因爲它是由最短的路徑去直接創擊對手的“中線要害”或是距離已方最近的目標,從而大大增加了對手對此類動作出反應的時間與難度,此類動作的威脅性就猶如手持一柄利劍去直剌敵咽喉或心臟一般(西洋劍術都是把主攻手放在前面,以增大攻擊的突發性,這一點正好與詠春拳的格鬥風格不謀而合)這種威脅是令人膽顫心驚的。  正因爲詠春拳的攻擊動作貫穿了省時、省力、短促、突然的原則,所以才被冠上了“經濟節約線”的名號。當然,這種科學而合理的原理與原則是詠春拳所獨有的,最起碼詠春拳也比別的拳派更加注重此等原理的運用與發揮。詠春拳中的“後發先至”並非它一定要求練習者做到,而詠春拳本身的技術結構注定了它可以這樣做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